新康德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南京大学出版社《简明西方哲学手册》第206页(518字)

一种以复兴康德哲学为主旨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德国,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各国。50年代,在德国的一些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的着作中,就已出现了复活康德哲学的倾向。1865年,德国哲学家李普曼在《康德与模仿者》一书中提出了“回到康德那里去”的口号,标志着新康德主义的正式诞生。新康德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以复兴康德哲学为宗旨,利用自然科学的新成就解释、批判和发展康德哲学。他们抛弃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进一步发挥了康德哲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并以康德的伦理学思想为根据,提出了所谓的伦理社会主义理论。由于研究领域和具体观点分歧,新康德主义内部又分化为一些不同的支派。早期新康德主义的主要派别是以朗格为代表的生理学学派。70年代以后又产生了两个主要的学派,即以柯享、那托普等人为代表的堡学派和以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等人为代表的弗赖堡学派。此外,还有一些影响较小的学派,如以黎尔为代表的实在论派,以保尔逊为代表的形而上学派和以内尔逊为代表的心理学派等。新康德主义对第二国际,特别是德、奥社会民主党曾有过相当大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康德主义渐趋衰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