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南京大学出版社《简明西方哲学手册》第319页(828字)

指西欧各国那些反对列宁主义而又自称克思主义的思潮,是主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重新阐释和纠正、“补充”的一种思潮,是一种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的倾向。它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匈牙利和意大利,随后在法国、美国和西欧等国家发展起来。主要代表人物有卢卡奇、科尔施、葛兰西、布洛赫、赖希、弗洛姆、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萨特、列斐伏尔、阿尔都塞和德拉沃尔佩等。匈牙利的卢卡奇、德国的科尔施和意大利的葛兰西被公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和奠基人。

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派别林立,学说各异,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但它们有着共同的特征:它们都反对“苏联的马克思主义”,都要求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用现代西方的各种哲学理论回答并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它们都主张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认为马克思主义“不够完善”,有“片面性”,必须用某种西方哲学流派的理论来“补充”马克思主义;它们都强调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矛盾性,把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对立起来,把马克思同恩格斯、列宁对立起来;它们都怀疑甚至否定无产阶级的主导作用。

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卢卡奇为代表的“新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赖希及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以及以萨特、阿尔都塞、德拉沃尔佩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总的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反对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及其反映论,不赞同历史唯物主义,歪曲唯物辩证法。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和问题,探索了西方革命的途径。不过,它们没有,也不可能为现代西方社会指出一条摆脱资本主义、走同社会主义的道路,甚至陷入了主观主义而带来的悲观主义倾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