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非他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东方出版中心《实用禁毒知识手册》第9页(450字)

安非他明,即苯丙胺。该药1919年由一位日本化学家人工合成,无色,为缓慢挥发性液体,初被用于治疗肥胖症及小儿运动机能亢进。后有人于30年代初吸食该药品,由此产生兴奋剂滥用问题。但人们当时并未意识到该药的严重副作用。1933年,美国开始批量生产这种被视为哮喘病克星的药物,美国联邦食品医药局鉴定安非他明是“具有良好效率的特效药”。由于该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脑力作用,故常被应考生、疲劳的长途汽车驾驶员所服用,于是在他们中间出现了妄想性精神障碍中毒症状。二战期间一些国家为了提高士兵的作战能力,在军队中推广使用该药,据说希特勒每天接受安非他明注射;日本人曾在朝鲜殖民地设厂大量生产该药,以供军队之需,直到二战结束前夕,约有200万日本人在吸食该药。战后韩国继承了日本人的制药技术,成为世界安非他明的制造中心;60年代后又传至台湾地区,致使台湾的吸毒人数剧增。台湾还将该药大量返销日本等地。直至如今,安非他明仍是亚洲地区制毒者最主要的毒品生产种类之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