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肝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病毒性肝炎防治手册》第229页(5056字)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疫毒传染。《沈氏尊生》论述,“有无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黄,杀人最多,蔓延亦剧”。故祖国医学认为黄疸,可由传染所得,并可蔓延流行。饮食。《金匮要略》论述谷疸,故黄疸发生与饮食有关。饮酒。《千金翼方》记载,“夫发黄多,是酒客”,《金匮要略》中将黄疸分为五疸,而酒疸为其中之一。感受外邪。《内经》记有“湿热相交,民当病瘅”。劳倦。《诸病源候论》指示,“夫虚劳之人,若……则身目发黄”。情态郁滞不畅由于情态郁不畅,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致使血液运行不利而血瘀,情态不畅则脾胃功能失调等,故中医所述,怒伤肝及形神(情志)合一在发病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病机

《内经》指出,“湿热相交,民当病瘅”,故湿热为黄疸主要机制。由于机体感受疫毒时疫之邪,湿热由外而入,郁于中焦脾胃,湿热交蒸于肝胆,不得泄越,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于肌肤,下流膀胱,故致体面目小便皆黄。饮食不洁饥饱失常或嗜酒过度,均可损伤脾胃,以致运化机能失常,湿浊内生,郁而化热,薰蒸肝胆,胆汁不能循常道,薰染肌肤而发黄。过度劳伤或脾胃虚寒,或素体脾虚,均能致使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湿失寒化,寒湿郁阻中焦,胆液被阻,溢于肌肤而发黄,故阳黄为黄色鲜明,色如桔,多有热象;阴黄为晦暗不鲜明,多无热象,或有腹满肢冷者。

综观黄疸的病机,可概括为湿热(蕴结脾胃、肝胆)、寒湿(困脾、阻胆)、瘀血(积块、络阻)以及内伤(肝脾肾心及气血虚损)等。这不仅解释了不同类型的黄疸或阳黄、阴黄的发病机制,而且也反映了急性黄疸进一步发展成为慢性黄疸的转归机制。

二、辨证论治

急性病毒性肝炎,通常分为黄疸型及无黄疸型。黄疸型多属阳黄,无黄疸型有属“肝郁”、“胁痛”、“肝胃不和”、“血瘀”等。急性肝炎不论黄疸型或无黄疸型发病初期多有不同程度的湿热象,尤以黄疸型更为显着,随着病势的迁延或缓解,湿热象逐渐缓解减轻,而呈现“肝郁”、“胁痛”、肝胃不和、肝肾阴虚、脾紧阳虚等证象。故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时,病初多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适当加用活血调脾之品。待至恢复期,则应减少清热利湿之品,再酌加柔肝、健脾、养肾之品,以达扶正祛邪之法,使邪去而不伤正。慢性肝炎的病机为“湿热未尽兼血瘀,肝郁脾肾气血虚”,因此治疗原则为清利湿热,疏肝解郁,调理或补养脾、肾、气血以及活血化瘀等。临证中可遵照:辨病、辨证、判明病机以立法则;依法辨药,根据治则立主方;据证分型主方基础上加减;有方有守,守中有变,可不违证。

急性病毒性炎的辨证论治,可分六型。

(一)热重于湿型

1.主证 全身黄疸,色泽鲜明,多有发热,体倦乏力,两胁胀痛,腹部胀满,口干口苦,喜欲凉饮,心烦懊谊侬,恶心欲吐,纳呆恶油,小便赤黄,大便秘结,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2.治则 清热利湿,活血凉血,利胆调脾。

3.方药 茵陈蒿汤加减。组成:茵陈30g,栀子12g,大黄9g,胆草9g,黄芩9g,板蓝根15g,连翘15g,山豆根15g,杖15g,白茅根20g,车前子20g,生地15g,葛根15g,白术9g,茯苓9g,生山楂12g,生甘草3g。

(二)湿重于热型

1.主证 全身黄疸,色泽鲜明,发热轻或无,头重身困,胸闷脘胀,渴不欲饮,口粘口淡,恶心呕吐,小便少而不利,大便溏而不爽,舌质淡黄,舌苔厚腻微黄,脉象濡缓。

2.治则 利湿清热,活血凉血,利胆调脾。

3.方药 三仁汤合胃苓汤加减。组成:苡仁30g,杏仁9g,白叩仁3g,姜半夏9g,厚朴9g,泽泻12g,白茅根30g,车前子30g,龙胆草9g,连翘15g,山豆根15g,苍白术各12g,茯苓皮30g,苓15g,生地15g,生甘草3g。

(三)湿热并重型

1.主证 全身皆黄,体倦乏力,发热头重,胸闷胁痛,口干口苦,心烦口渴,纳呆作恶,尿少色赤,大便结而不爽,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2.治则 清利湿热,活血凉血,利胆调脾。

3.方药 茵陈蒿汤合胃苓汤加减。组成:茵陈30g,栀子12g,大黄12g,龙胆草9g,板蓝根15g,连翘15g,山豆根15g,金银花15g,公英15g,败酱草12g,黄芩9g,苍白术各12g,厚朴9g,猪茯苓各15g,泽泻12g,生甘草3g。

(四)肝郁气滞型

1.主证 胁肋胀痛,胸闷腹胀,体倦乏力,纳差暖气,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多弦。

2.治则 疏肝理气,活血调脾。

3.方药 逍遥散加减。组成:柴胡9g,当归9g,赤白芍各9g,丹参15g,郁金9g,川芎9g,香附9g,枳壳9g,黄芩9g,白术9g,茯苓9g,陈皮9g,炒麦芽12g,甘草3g。

(五)肝胃(脾)不和型

1.主证 胸胁闷满,时有胀痛,嗳气吞酸,或有呃逆,恶心纳呆,舌质淡红,舌苔白腻或灰腻,脉象弦或弦滑。

2.治则 疏肝和胃,调脾活血。

3.方药 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组成:柴胡9g,赤白芍各9g,丹参15g,郁金9g,香附9g,藿香9g,白叩仁3g,炒吴芋3g,川连6g,白术9g,茯苓9g,熟苡仁20g,炒麦芽12g,甘草3g。

(六)脾虚湿困型

1.主证 面色皑白,脘腹胀满,纳呆作恶,头重身困,下肢沉重,或有面肢浮肿、或有畏寒肢冷,小便时溏,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薄白或白腻,脉象弦缓或沉弦。

2.治则 燥湿健脾,活血行气。

3.方药 胃苓汤加减。组成:苍白术各12g,猪茯苓各12g,车前子30g,泽泻12g,桂枝6g,枳壳9g,砂仁5g,黄芪15g,当归9g,丹参15g,生苡仁30g,谷麦芽各12g,生山楂12g,山豆根12g,甘草3g

三、名家临床经验综述

王洪士认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急性肝炎病因多湿热……但黄疸型者多热盛于湿,无黄疸型者多湿重于热,故治疗上须有区别。一般无黄疸型急性肝炎患者大多数不用苦寒重剂,而需清热解毒、渗湿凉血,佐以理气健胃治法即可收效。治疗黄疸型急性肝炎,常以茵陈蒿汤为主,随症加减,效果即较显着,茵陈苦平微寒,能清热利湿退黄,合栀清三焦之火,配大黄通里泻热。此方药苦寒泄降、清泄郁热、通利湿邪,使湿热之邪从下而解,邪有出路,黄疸自退。治疗同时辅以渗泄佐以甘平,则湿可除,热亦易解,渗泄药如车前子、滑石、云苓、猪苓、泽泻等均可选用。

张洪扬在1990年全国中医第四次肝病学术会议上报道,14例湿浊性黄疸型肝炎患者,临床特点除黄疸外,症见胸腹痞胀,上腹隐痛,纳呆口粘,恶心呕吐,大便溏薄,系因湿浊之邪太盛,阳气被遏,用《退思庐感证辑要》的藿朴夏苓汤增减化裁治疗:藿香10g,厚朴10g,姜半夏10g,茯苓12g,苡仁6g,蔻仁6g,枳壳10g,白术10g,茵陈30g,栀子10g,炒三仙各20~30g。水煎服。

王春生认为,治疗急性肝炎用通常之清利湿热、芳化活血之法无效时,应分析病机,若因肺气郁闭不宣造成者,应予调气宣肺,气化则湿热分解,二便得以通利,黄疸、邪毒得以从二便出。可在一般清利方药中加杏仁、白蔻、橘皮、桔梗,如用杏仁配滑石以利尿,杏仁配大黄以通便。

王鹏认为,小儿肝炎系因湿热痹郁脾胃气机,邪热淤结血分,导致湿热发黄,常采用清热利湿解毒、调气活血化瘀之药以退黄。方药组成:青黛3g,紫草9g,寒水石9g,焦楂9g,乳香6g,茜草9g,绿茶9g,木瓜9g。水煎服(上述处方剂量适用于6~10岁小儿)。

金义报道,用金车白虎汤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肝炎330例。处方:金钱草、虎杖、白英各2500g,车前草5000g。水煎二次,混合浓缩至8000ml,加适量防腐剂及食糖。依不同年龄,每次服50~80ml,3~4次/d。共治愈231例,显效91例,好转6例,有效2例,经随访2例复发。

张庆云在1990年全国中医第四次肝病学术会议上报道,用“退黄灵”治疗黄疸型肝炎,其基本方为:茵陈、柴胡、野菊花、大青叶、板蓝根、栀子、黄柏。

李久成在1990年全国中医第四次肝病学术会议报道,根据《明医指掌》中“黄疸之病……虽云湿热,不可纯用寒凉,必佐之以甘温,君之以渗泄,则湿易除,热易解,其病自愈,若纯用凉药,重伤脾土,湿未必除,热未必去,反变为腹胀矣”的理论,对阳黄病例主张在苦寒药中少佐温药。如对于脘腹胀满或呕恶明显者,可用少许干姜、半夏之辛温佐黄芩、黄连等之苦寒,以调整脾胃升降之机,可收较好效果。如见神疲、肢冷、脉象沉细呈邪盛正虚之病势者,可加制附片、黄芪以振奋阳气,健脾御变。

王国申等在1990年全国中医第四次肝病学术会议上报道,1988年春在上海暴发流行的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中医治疗组辨证分二型:

(一)热盛型

主要证候为发热、黄疸鲜明、口干欲饮、大便燥实、舌苔黄腻、舌质红、脉弦数。治疗以茵栀黄注射液,肝炎灵(山豆根制剂)注射液及肝炎退黄合剂1号(茵陈15g,焦栀12g,内金9g,生甘草6g)。

(二)淤热型

主要证候为深度黄疸且持久不退,发热纳呆,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苔黄,舌质暗红有淤紫,脉濡数。治疗以丹参注射液、肝炎灵注射液及肝炎退黄合剂2号(茵陈15g,赤芍15g,徐长卿5g,黑山栀12g,茯苓15g,生甘草6g,红枣5枚)。

淤热型大多黄疸持续不退达3周以上,属胆汁郁积型,患者多有皮肤瘙痒,方中用徐长卿以治皮肤瘙痒及过敏性皮炎。以上二型共244例,治愈率为98.8%;死亡3例,病死率为1.2%。另有单纯应用本药治疗组124例,治愈率为94.4%;死亡7例,病死率为5.6%,两组有显着差异(P<0.05)。

海崇熙用甘凉淡渗法治疗小儿急性肝炎,其基本处方为:白茅根30g,忍冬藤15g,生麦芽15g,垂盆草10g,滑石10g,匾蓄10g,通草6g,猪苓6g,茯苓6g,甘草3g,冰糖30g(冲)。1剂/d,每例服药15~30d。286例治愈228例,显效24例,无效34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