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胆型肝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病毒性肝炎防治手册》第252页(3476字)
淤胆型肝炎可见于急性肝炎患者或慢性肝炎患者,黄疸持续3周以上乃至数月或经年不退,轻型病例除黄疸外,自觉症状一般较少,重者可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和重型肝炎患者,其预后差别很大。
一、病因病机
淤胆型肝炎患者,黄疸多迁延难消,中医有称为“瘀黄”、“黑疸”者。如《医学纲目》说“黄疸日久,变为黑疸”。本病的始发病因基本与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相同,也是由湿热或湿热疫毒引起,只是其毒热多较深较重,弥漫周身,淤滞血分;由于邪滞血分,引起血热相结,进而瘀血阻络,所以,黄疸色深而暗。汪承柏认为它属于瘀热胶结发黄。此外,病机的另一方面是湿浊为患,湿浊其性阴寒,受毒热熬煎,成为痰浊,复与毒热瘀血凝结,胶固难化,以致黄疸久久不退。许振亚主张,对黄疸久治不退者,应加化痰理气之品,或燥湿化痰,或行气化痰。若湿浊盛于毒热,阳气受损日甚一日,阴寒之气日重,则可向阴黄化转。
二、辩证论治
患者黄疸多有月余,西医诊断本病时限是黄疸持续3周以上。患者身痒,乃痰浊及瘀血结合阻于脉络,经气不舒使然。舌苔多黄而垢腻,表示湿浊盛;舌质多淡而晦暗,为阳气被遏之象;舌下脉可见青紫迂曲怒张,为瘀血凝滞之征。脉弦缓或沉迟,弦主肝病,缓系阳气受湿浊困阻不得伸张使然。本症不可仅据黄疸鲜明或晦暗而定阳黄或阴黄。因本证瘀血阻络,痰浊凝滞,为时日久,难免呈晦暗之色,所以判定阳黄尚须参照是否显现其他阴症症候,如口不渴、神疲困乏、舌质淡、脉虚无力等。本症是由痰湿毒热瘀血胶凝脉络,弥漫周身而成。有时通过治疗黄疽渐消,查血中胆红素已降至正常范围,但眼白及皮肤黄染仍可稽留一段时间。有些患者面部尤其是眼睑或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出现黄色斑块,属痰浊凝滞之证。
三、治疗原则
(一)凉血活血解毒
针对毒热瘀滞的病机,需要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热在血分需要凉血以清热,故凉血活血解毒成为治疗本症的第一要法。清·程钟龄即说“去瘀生新,而黄自退”。关幼波也说,黄疸为血脉受病,治黄要从治血入手。因为毒热深重,药剂应大,汪承柏主张凉血活血重用赤芍,每剂用量达60~120g。
(二)祛湿化痰
针对湿浊痰凝的病机,需要祛湿化痰,可用《金匮要略》硝石、矾石散加青黛,或用其它祛湿化痰解毒的方药。
(三)温运阳气
有时阴寒胶凝太甚,阳气衰微,则需配伍温运阳气之品,如制附片、桂枝、干姜等,或用黄芪以助气宣卫。
四、治疗方药及加减法
(一)基本处方
茵陈30g,赤芍30g,公英30g,大黄10g,丹皮12g,郁金15g,车前子15g,车前草15g,小蓟15~30g,白茅根30g,枳壳10g。水煎服,1剂/d。
方解:茵陈清肝胆湿热,公英、车前草解毒,赤芍、丹皮、郁金、茅根、小蓟凉血活血消瘀化滞,配大黄、车前子使邪从二便出,配枳壳开启中焦气机,气机通调,则湿浊易化,且枳壳具有收缩平滑肌作用,促进胆管收缩,配合茵陈、大黄、郁金等利胆药,有利于胆汁排出。
(二)加减法
胸膈满闷、按之不舒者,加瓜蒌15g,黄连10g,半夏10g。腹胀满、苔厚腻、湿浊重者,可加蔻仁、草果仁、藿香等。心烦欲呕者,加炒栀子10g,淡豆豉10g。黄疸经久顽固难退或苔垢厚腻之瘀黄实症者,加黛矾散(硝石12g,矾石10g,青黛30g,共研细末),每次服2g,3次/d。黄疸色晦暗、脉缓而弱或舌质淡暗者,加制附片10g。大便稀或泄泻者,去大黄加炒白术15g,干姜6g,如效差,改用党参(或太子参)、炒山药、白扁豆。发热者,加金银花15g,连翘15g;热重者再加大青叶、秦艽,并予羚羊角粉1g冲服。寒热往来、咽干、胸胁苦满者,加柴胡12g,黄芩12g。身痒甚者加桃仁10g,凌霄花10g,或蝉蜕、地肤子、荆芥穗、防风。身黄日久、神疲乏力者,加黄芪15~20g。
五、名家临床经验综述
汪承柏采用凉血活血、重用赤芍法,处方为:赤芍60~80g,生地15g,葛根30g,丹皮15g。水煎服,1剂/d。皮肤瘙痒重者,加防风、地肤子、白鲜皮;胃脘胀满者,加莱菔子30g;便秘者加生大黄10g,元明粉4g,水煎服1剂/d。用此法治疗195例重型淤胆型肝炎,治愈185例。据其研究,胆汁淤积可能与血中血栓素B2(TXB2)升高有关。TXB2是在血小板内经过合成转变而来的,为强有力的血小板聚集剂,并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和胆管的作用,在前列腺素代谢产物6-酮-PGF12相互作用下可造成肝内胆汁淤积,使黄疸不断加深和持久不退。汪承柏等实验证明,赤芍或赤芍复方可使TXB2、PGF12下降,血清胆红素也呈同步下降。揭示赤芍可抑制重度黄疸肝炎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增加肝血流量,以及扩张胆管、促进胆流,有利于黄疸消退及肝细胞恢复与再生。
韩哲仙认为,淤胆型肝炎属湿热血瘀交结,肝胆络道阻塞,胆腑不得通泄胆汁所致,需清利肝胆,用茵陈、黑山栀、金钱草、车前子、车前草、加大剂量的赤芍、丹参、白茅根、生军散瘀通腑,使胆汁得以下泄。
膈下逐瘀汤为王清任《医林改错》方,由炒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赤芍、丹皮、乌药、元胡、香附、甘草、红花、枳壳12味药组成,有行气逐瘀、破结止痛之效。原方主治腹内积块、痛处不移或痛如针刺等症。史天相以本方为基础进行加减化裁,治疗顽固性黄疸收到较好效果。如因湿热则加清利湿热之品如栀子、败酱草、黄芩、黄柏,并重用茵陈至90~100g,黄疸消退减茵陈用量,虚象显露时去桃仁、大黄、败酱草等,酌加黄芪、白术、云苓等。
根据李绍白研究提出的肝内微血管调节机制以α1受体为主的理论,徐婷珍等用α1受体拮抗剂酚妥拉明配合凉血活血中药治疗淤胆型肝炎,收到较好效果。方法为:当归30g,赤芍30g,生大黄10g,水煎服,1剂/d。同时用酚妥拉明1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入30滴/min,2次/d,14d后复查肝功能,如有效则继续用至血清总胆红素降到正常范围;如无效则停药。结果30例治愈率为83.33%,对照组30例用泼尼松(40mg/d),治愈率56.66%,二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
王占瑛主用黛矾散(硝石12g,矾石10g,青黛30g,共研细末)治疗淤胆型肝炎,每次服2g,3次/d。
“硝石矾石散”出自《金匮要略》黄疸篇,为女劳疸挟瘀血症而设,是化瘀结、清痼热、除湿毒之剂。硝石,一般用火硝(也可用芒硝),味苦辛咸,有软坚结、清脏热、逐浊湿由二便而去和推陈致新之功。矾石可用青矾、绿矾、皂矾、绛矾(亦有用明矾、枯矾、胆矾),味酸涩,性寒,入血分,有燥湿退热、补血杀虫之力。青黛性味咸寒,入肝经血分,清热解毒凉血之力强,以紫蓝色质轻为上品;因其不溶于水,宜用散剂,但青灰色质重的下品不宜内服。黛矾散清热解毒,凉血消瘀,除湿利胆。作者认为,其药力深入脏腑血分,对于邪深、毒重、瘀甚者,非此莫属。药后大便似柏油色,是为瘀黄下泻之征。
北京地坛医院用温阳法(基本处方为:茵陈、茯苓、猪苓、泽泻、苍白术、桂枝、炮附子、厚朴)治疗10例淤胆型肝炎辨证属寒湿困脾的阴黄症者,取得明显效果。
莫锦明等在全国中医肝病第四次学术会议(1990年)上报道,对淤胆型肝炎患者用大柴胡汤合硝矾散加减(处方:柴胡、黄芩、川朴、枳实、元明粉、大黄、明矾、茵陈、黑山栀、金钱草等)收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