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厥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266页(1854字)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短期内能自行苏醒者称厥证。古代尚有“气厥”、“血厥”、“薄厥”、“煎厥”、“晕厥”、“痰厥”、“暑厥”之称。现代医学认为恐吓,过度悲哀,或剧痛等刺激以及心源性、失血性、颈性、低血糖性及极度疲劳引起周围循环失调等均能引起本证。

【发病因素】

病后元气不充,或产后失血过多,或操劳过度,气机耗散,或久未得谷,胃气空乏等导致精不上承,元神失养,四末不得阳灌而成厥证;也可因惊骇伤神,悲哀恸衷,致气机逆乱,或因恼怒不止,血菀于上,或因感受暑邪及秽恶不正之气,扰乱神机,脑窍被蒙而成厥证。

【辨证分型】

突然昏厥,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若呼吸气粗,或喉间痰声漉漉,或口紧,两手固握,舌苔白腻,脉沉弦,或沉滑者属实证;若兼气息微弱,自汗肤冷,或汗出如油,舌苔淡薄,脉沉细,或脉芤,或微弱欲绝者为虚证。

【治疗】

治则:醒脑开窍。

1.体针 取穴:水沟、十宣、足三里、中冲等。方法:先刺水沟,施捻转泻法,刺激宜强,令出泪为度;再刺十宣用放血疗法;然后刺足三里、中冲,足三里在得气后,宜施捻转补法5分钟,中冲点刺不留针。虚证加关元;气郁加行间;血菀加涌泉;痰厥加丰隆;伤暑者加委中放血;受秽恶者加三阴交、阴陵泉,以醒为度。效果不佳者,加刺后溪透劳宫,涌泉透太冲。

2.灸法 适用于虚证。取穴:关元、气海、百会。方法:用隔附子饼或隔姜片灸关元、气海,每穴5-9壮,重者宜直接灸9壮;用艾条施雀啄法灸百会20分钟。

3.耳针 取穴:神门、交感、肝、心、皮质下、肾上腺、脾、缘中。方法:辨证选取3-6穴,用毫针直刺至软骨,用较短暂的强刺激,刺后留针30-60分钟。

4.头针 取穴:额中线、额旁1线。方法:针尖朝前斜刺,进针约1寸,行提插泻法,留针至厥回为度。

【现代临床举例】

胡氏报道一女性,35岁。因劳累突发晕厥,急刺中冲,5分钟后加灸百会、关元、足三里,艾条悬灸。15分钟后患者清醒复原。(胡立平,湖南中医杂志,1982;(5):59)

【古代文献选录】

《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救卒死而张口反折者方,灸手足两爪后十四壮。”“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方……灸心下一寸,脐上三寸,脐下四寸各一百壮,差。”

《肘后备急方》卷一:“卒中恶死:视其上唇里弦,有青息肉如黍米大,以针决去之。”“卒中恶死:灸其唇下宛宛中,名承浆,十壮,大良。”

《针经指南·标幽赋》:“抑又闻高皇抱疾未瘥,李氏刺巨阙而复苏;太子暴死为厥,越人针维会而再醒。”

《神应经·心邪癫狂部》:“中恶不省:水沟、中脘、气海。”“不省人事:三里、大敦。”

《神应经·痹厥部》:“尸厥如死及不知人事:灸厉兑(三壮)。”“尸厥:列缺、中冲、金门、大都、内庭、厉兑、隐白、大敦。”

【备注】

(1)用针灸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晕厥都有一定的效果,对情绪刺激所引起厥证效果尤好。

(2)置患者于通风安静的环境中,平卧或头低足高位,松解衣带,注意保暖。

(3)注意查询病因,并积极针对病因开展治疗。如果是针晕或剧痛等刺激引起者,应立即解除刺激源。如是由心源性、低血糖、脑血管病变等引起的晕厥,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上一篇:脾与胃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