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悸怔忡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290页(2497字)
凡自觉心中惕惕然跳动异常者谓惊悸怔忡。然两者应有所别,因惊而悸者谓惊悸,非因受惊而悸者谓怔忡。本证常见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心律失常症,如冠心病、风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甲亢、贫血及心神经官能症等。
【发病因素】
(1)心气不足 积劳耗气,心气内乏,中气下陷,致心失所托而不时悸动。
(2)心脾虚弱 思虑过度,内伤心脾,暗耗营血,血虚则心失所养,而成怔忡。
(3)惊心扰神 遇事受惊,或突闻巨响,或登高涉险,惊动心神,心失所倚而成心悸。
(4)饮邪上逆 痰饮内聚,停于心下,上凌心脏而成怔忡。
(5)感受风寒 卫阳不固,风寒袭于太阳经俞,循表里经而入,致少阴经气逆乱而成怔忡。
【辨证分型】
(1)心气不足 动辄心悸气短,语音低弱,四肢乏力,舌胖边有齿印,脉结代而弱。
(2)心脾虚弱 心悸不宁,夜寐欠安,纳少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脉细而结代。
(3)惊心扰神 胆小易惊,坐卧不安,睡眠多惊,脉弦数或促。
(4)饮邪上逆 咳嗽痰多,心悸气急,两足浮肿,苔白腻,脉沉滑而结代。
(5)感受风寒 反复感受风寒,头痛鼻塞,恶寒咽痒,骨节痠楚,每于外感后心悸加重,舌苔薄白脉浮而结代。
【治疗】
治则:心气不足者宜补益心气,心脾虚弱者宜健脾养心,惊心扰神者宜镇惊宁神,饮邪上逆者宜化痰降气,利水消肿,感受风寒者宜固卫解表,疏通经气。
1.体针
(1)心气不足 取穴:心俞、气海、膻中、足三里。方法:心俞浅刺,一般不超过半寸,或斜刺,得气后用捻转补泻;气海用3寸长针刺,针尖向上呈45°角刺入,一般约深及2寸时可出现一向上传导的感应,此时继续加强手法,感应会继续向上传导,传至胸部或以上者效佳,倾刻间可使心律转为正常。导气手法毕,行捻转补法。膻中、足三里得气后均行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心脾虚弱 取穴:心俞、脾俞、步廊、足三里、内关。方法:步廊不得深刺,宜斜刺。内关针尖向上,行导气手法,令针感尽可能向上传导。其他穴行捻转补法。
(3)惊心扰神 取穴:侠溪、神门、郄门。方法:同(1)(2)。
(4)饮邪上逆 取穴:丰隆、阴陵泉、三阴交、天突、膻中、尺泽。方法:天突,针尖向下斜刺,行导气法,令针感向胸部传导。余穴针刺手法同(1)(2)。
(5)感受风寒 取穴:阳池、足三里、大椎、外关、风池、风府、通里、郄门、膻中。方法:同(1)(2)。
2.灸法 取穴:心俞、膻中、巨阙。方法:用隔药灸,顽固的怔忡可用疤痕灸。
3.耳针 取穴:神门、交感、心、小肠、皮质下、缘中、胆。方法:针入后留针30分钟,隔日1次。
4.头针 取穴:额中线、额旁1线。方法:针尖向前,横刺进针约1寸,行提插泻法,留针1-2小时,每隔30分钟运针3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隔1周后接第二疗程。
【现代临床举例】
(1)申氏用毫针顺掌骨间隙刺入左侧下都穴,得气后15分钟内效差者再加右侧,留针60分钟,每隔15分钟运针1次,治疗窦性心动过速218例,观察即时效应。结果消失者102例,基本消失51例,显着好转29例,好转31例。(申健,山西中医,1988;(4):38)
(2)高氏等用内关、神门、胸4-5夹脊,每次1-2穴。心气虚加膻中、足三里;气阴两虚加三阴交或安眠或肾俞;心脉痹阻加膻中或膈俞或三阴交。留针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共治三个疗程以上。结果42例患者中,早搏消失23例,好转13例。(高镇五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6):27)
(3)唐氏用腕踝针治疗房颤30例,结果显效19例,有效2例,无效9例。(唐相森,辽宁中医杂志,1986;(5):38)
【古代文献选录】
《针灸聚英·玉龙赋》:“心悸虚烦刺三里。”
《针灸聚英·百证赋》:“惊悸怔忡,取阳交解溪勿误。”
《医学纲目》卷十三:“(撮)心烁烁跳动,少冲泻之,灸立效。”
《针灸大成·玉龙歌》:“连日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悸亦难当,若须通里穴寻得,一用金针体便康。”
【备注】
针灸对此症有一定的疗效,但平时需针对各种原因积极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