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鼓胀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326页(2384字)

腹部胀大,膨膨如鼓状者谓鼓胀。因其症因不同,古人尚有蛊胀、单腹胀、蜘蛛病、气鼓、血鼓、食鼓、虫鼓、水鼓等病名之分。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腹水可属此病范畴。

【发病因素】

(1)饮食不节 可因调养无能,摄食量少,或饥饱无度,损伤中土,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相混,壅滞于中,或嗜酒厚味,中伤脾胃,变生湿热,壅蒸不化而成食鼓。

(2)情怀怫郁 恼怒怫郁,损伤肝胆,致肝失条达,胆乏泄降,气机壅滞,浊阴上逆不泻而成气鼓。

(3)湿热久壅 原有疸病失治,致湿热久壅不化,熏蒸肝脾,脾失健运,肝乏展舒,致气血经络壅不宣而成鼓胀。

(4)水毒蛊虫 因事涉水,水毒内侵,蛊虫食肝蚀脾,肝伤则气血凝滞,脾败则津不输布,聚而成水鼓,或叫虫鼓。

【辨证分型】

(1)气滞湿阻 腰腹如鼓,按之不坚,胁肋胀痛,饮食量少,食后痞胀,嗳气时作,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弦。

(2)寒湿困脾 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颜面萎黄,下肢浮肿,脘腹作胀,精神困顿,怯寒懒动,食少便溏,尿少。舌苔白滑或白腻,脉缓。

(3)湿热壅结 腹大坚满,脘腹撑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溏垢,肤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4)肝脾血瘀 腹大坚满,腹筋显露怒张,胁肋刺痛,面色黧黑,肤现血痣,状如蜘蛛,掌如肝,唇色紫褐,粪色发黑。舌有瘀斑,脉细涩。

(5)脾肾阳虚 腹大筋露,面色苍灰,脘闷纳呆,神倦怯寒,四肢不温,下肢浮肿,食少便溏,小便不利。舌质淡,脉沉缓无力。

(6)肝肾阴虚 腹大胀急,青筋暴露,四肢瘦削,午后潮热,面颧呈红,唇干口燥,心烦失眠,牙龈出血,鼻衄时作,小便短少。舌光红而少津,脉弦细而数。

【治疗】

治则:气滞湿阻者疏肝化湿,寒湿困脾者健脾运湿,湿热壅结者清化湿热,肝脾血瘀者行气化瘀,脾肾阳虚者温肾健脾,肝肾阴虚者滋阴柔肝。

1.体针 取穴:水分、肝俞、期门,气滞湿阻者加蠡沟、三阴交;寒湿困脾者加脾俞、阴陵泉;湿热壅结者加行间、束骨;肝脾血瘀者加膈俞、血海;脾肾阳虚者加脾俞、肾俞、命门;肝肾阴虚者加太溪、太冲。方法:捻转补泻,留针20-30分钟,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停针1周接下一疗程。

2.敷贴 取穴:神阙、期门、肝俞。方法:用鳖甲、三棱、柴胡、黄芪、甘遂等中药研粉,加醋调成饼状,敷贴在穴位上,每日换1次,15次为一个疗程。

3.灸法 取穴:同“体针”,每次选2-3穴。方法:隔饼灸,每穴5-9壮,隔日1次。也可施以直接灸,灸后贴上灸疮膏,务令其发。

【现代临床举例】

蔡氏等观察5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强力宁、肝炎灵,治疗组在强力宁、肝炎灵的基础上,另用软肝膏外敷期门、神阙穴,经过2个月治疗,治疗组乏力、纳呆、腹胀、失眠等明显改善,腹水明显消退,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谷丙转氨酶、甲胎球蛋白改善明显,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蔡伊梅等,上海针灸杂志,1994;(3):99)

【古代文献选录】

《针经指南·标幽赋》:“刺偏历利小便,医大人水蛊。”

《针灸集书·鼓胀》:“水分、神阙、公孙、复溜、章门、四满、太白、中封,以上穴治鼓胀,腹坚如鼓,两胁积气如卵石,或肠鸣,胃虚胀不嗜食。”

《针灸聚英·杂病》:“鼓胀:针上脘、三里、章门、阴谷、关元、期门、行间、脾俞、悬钟、承满。”

《针灸聚英·百证赋》:“阴陵水分,去水肿之脐盈。”

《针灸大成》卷九:“第六十三、单蛊胀:气海、行间、三里、内庭、水分、食关……三里、三阴交、行间、内庭。”“第六十四、双蛊胀:支沟、合谷、曲池、水分……三里、三阴交、行间、内庭。”

《神灸经纶》卷三:“鼓胀灸治:太白、水分、气海、足三里、天枢、中封。”

【备注】

(1)饮食宜柔软,进食宜用低脂肪、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饮食。有腹水时,进无盐饮食,有肝昏迷先兆时,对蛋白质量亦应控制。

(2)有严重并发症时,应结合中西医疗法综合治疗为妥。

【辨病治疗】

上一篇:腹痛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