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消化性溃疡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331页(1715字)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划界清楚的局限性组织缺失,累及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其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由于溃疡主要在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

【诊断要点】

(1)本病呈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70%-85%病例有典型的节律性上腹痛:贲门部或小弯部溃疡痛常在食后0.5-2小时发作,常有进食→疼痛→舒适的规律;幽门部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常在食后2-4小时发作,常有进食→舒适→疼痛的规律,每于夜间作痛或在睡眠中痛醒。

(2)上腹痛 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但也可有饥饿不适感,典型者呈轻或中等度持续性疼痛,范围局限如手掌大小,位于剑突下上腹部,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而精神紧张、饮食失调、过劳、天气转变等可使疼痛加剧。

(3)压痛部位 胃溃疡多位于上腹正中或稍偏左,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位于上腹稍偏右;前壁溃疡疼痛可放射至同侧胸骨旁,后壁溃疡可放射至脊椎旁相应部位。

(4)不典型病例 须依靠X线钡餐或胃镜检查方能确诊,X线钡餐造影可见壁龛,胃镜检查可见溃疡。

【治疗】

1.体针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章门、足三里、内关。方法:实证者施以较强刺激,脾胃虚寒者手法宜轻,加用温针并拔罐,间歇运针留针30分钟,视病情轻重可每日针刺2-3次或隔日1次,6周为一疗程。辨证配穴:肝气犯胃配阳陵泉、太冲;肝胃郁热配行间、内庭;气滞血瘀配膈俞、三阴交、公孙;脾胃虚寒配关元、气海。

2.灸法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梁门、足三里。方法:艾条悬灸以上诸穴,每穴熏灸5-10分钟,以使局部及胃脘部发热为佳。亦可用隔药饼灸,每穴3-5壮,每日1-2次,6周为一疗程。

3.水针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方法:常用0.5%-1%普鲁卡因、硫酸阿托品、维生素B1、复方当归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等,每次选用1-2对穴位,每穴注射1-2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

4.埋线 取穴:胃俞透脾俞、中脘透上脘、胃仓透意舍、胸8-12夹脊等穴。方法:选1-2对穴,把适当长肠线植入,视取效情况,可在15-30日内选择另外1-2对穴位作第二次埋线。

5.头针 取穴:双侧胃区。方法:斜刺留针30分钟或用电针,可配合体针治疗。

【现代临床举例】

李氏用隔姜灸治疗消化性溃疡(虚寒型)30例,取中脘、足三里,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2次,连续治疗3个月后复查胃镜,30例患者溃疡面全部愈合。(李成坤,中国针灸,1996;(10):24)

【备注】

(1)本病属中医学“胃痛”、“胃脘痛”、“心痛”等范畴。

(2)针灸疗法可促进溃疡愈合,因溃疡愈合一般需4-8周,故需坚持治疗。

(3)消化性溃疡复发率较高,故达到临床治愈后仍须坚持一段时间的治疗,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4)告诫患者注意饮食调养、精神调摄和生活规律,戒烟戒酒,禁用可损伤胃黏膜的非甾体类药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

(5)若并发大量出血、穿孔、幽门梗阻或癌变等,须作相应的西医处理。

上一篇:胁痛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