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445页(2294字)
丹毒表现为皮肤突然发红,状如涂丹,故名为丹毒。好发于小腿和头面,发于下肢称“流火”,发于头面部称“抱头火丹”。多见于幼童和老人。春秋是其发病季节。现代医学认为,本证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急性炎症。
【发病因素】
(1)火邪侵犯血分,热邪郁于肌肤而发。
(2)卫表失固,邪毒乘隙而入,以致经络阻滞,气血壅遏而成。
【辨证分型】
(1)风热型多发于头面部,先见一侧面颊肿胀,迅速波及整个头面。皮肤红肿灼痛,伴发热恶寒,头痛,骨节痠楚,口渴溲赤,苔薄黄,脉浮数。
(2)湿热型多发于下肢,患处皮肤红肿灼痛,稍高出皮肤表面,边界清楚,伴发热,心烦口渴,胸闷厌食,便秘溲赤,苔黄腻,脉濡数。反复多次发作后,腿部变粗大,称橡皮腿。
【治疗】
治则:清热解毒,疏风化湿。
1.体针 取穴:大椎、曲池、血海、委中、灵台、阿是穴(红线两端)。病发上肢加曲泽、内关、合谷、郄门;病发下肢加箕门、阴陵泉、地机;发热畏寒、头痛加风池、足三里、少商。其中风热型加风门、合谷、太阳;湿热型加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方法:先刺红线两端阿是穴,针尖相对斜刺,再取大椎、灵台等穴,用泻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1-2次。也可用毫针沿红线分段点刺出血。热退后,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2.灸法 取穴:阿是穴、委中、梁丘、三阴交。方法:以艾条温和灸,从红线的头部向根部缓慢移动施灸15-20分钟,然后每穴灸5分钟。
3.刺络拔罐 取穴:阿是穴。方法:在红肿部用三棱针、小眉刀散刺或皮肤针叩刺,放出血液,针后拔火罐,每日1-2次。
4.耳针 取穴:神门、肾上腺、皮质下、枕、相应区。方法:中强刺激,留针30-6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现代临床举例】
(1)奚氏等以地机、血海、三阴交、丰隆、太冲为主穴,配阴陵、商丘、足三里、蠡沟,头面部加翳风、头维、四白、合谷。均取患侧,每次取3-5穴,用捻转、提插结合疾徐泻法,留针20-30分钟,每10分钟运针1次。红肿热痛明显处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每日1次,连续3天。其中有6例加穴位注射银黄注射液。共治20例,除6例肿胀未消尽外,其余14例均治愈。(奚永江等,广西中医药,1982;(6):5)
(2)王氏采用针刺四缝穴治疗本病44例。常规消毒后,用消毒三棱针速刺四缝穴,挤出黏液,均刺患侧穴,病在中刺两手。病较轻时只刺中指一穴即可。隔日1次。结果痊愈38例,显效4例,无效2例。(王清彦,陕西中医,1986;7(11):528)
(3)黄氏等治疗流火45例,在患部用刀片、三棱针点刺放血,并反复拔罐2-3次出血20-40毫升,并服中药汤剂(萆薢、苡仁、蒲公英、地丁、玄参、双花赤芍、丹皮等),取得疗效。(黄巍等,黑龙江中医药,1996;(3):10)
(4)徐氏等治疗丹毒16例,在病变四周取3-5穴,用火针刺入,取得疗效。(徐维等,福建中医药,1997;(1):34)
(5)孙氏等治疗下肢急性丹毒46例,在患部刺络拔罐,取得疗效。(孙宇建等,北京中医,1996;(5):31)
【古代文献选录】
《医心方》卷十七:“《小品方》云:丹毒者……能以锋针去其血,然后敷药,大良。”
《神应经·小儿部》:“赤游风:百会、委中。”
《针灸大成》卷九:“第一百二十八、浑身发红丹:百会、曲池、三里、委中。”
《针灸集成》卷二:“风丹及火丹毒:以三棱针,无间乱刺当处及晕畔,多出恶血,翌日更看赤气所在,如初乱刺,弃血如粪,神效。”“火丹毒谓游风,入胸腹则死:即用利针周匝红处,多出恶血,翌日更观红赤处,如上针刺,效。”
【备注】
(1)局部刺络手法宜重,出血宜多,对退热止痛有良好的效果。热退后,继续针灸治疗,能控制复发。
(2)本病如见胸闷呕吐,壮热谵语,甚至痉厥神昏等,为毒邪内攻,必须采取综合治疗,及时抢救。
(3)及早处理发病灶,如扁桃腺炎、足癣感染、手指感染等,以防本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