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乳痈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446页(2515字)

乳痈,是因细菌侵入乳腺和乳管组织而引起的乳房化脓性感染。发生于妊娠期的,称为内吹乳痈;发生于哺乳期的,称为外吹乳痈。临床以哺乳期的初产妇较多见。现代医学中的急性乳腺炎与本证相关。

【发病因素】

(1)乳头破损,外邪火毒侵入乳房。

(2)饮食不节,恣食厚味,胃经积热,脉络阻塞,乳汁不通而发病。

(3)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气滞血凝,乳汁壅滞。

【辨证分型】

(1)胃热型是乳房红肿疼痛,排乳不畅,全身不适,寒热往来,口渴欲饮,或恶心呕吐,口臭便秘,苔黄腻,脉弦数。

(2)气郁型是乳房结块,肿胀疼痛,排乳不畅,胸闷胁痛,呕逆,纳呆,苔薄,脉弦。

【治疗】

治则:通利乳络,清泄热毒。

1.体针 取穴:肩井、膻中、乳根、足三里、少泽、膺窗、内关。头痛、发热加曲池、合谷、大椎;胃热者加内庭、温溜;肝气郁结加期门、太冲。方法:胸部取患侧穴位,四肢用双侧穴,针用泻法,留针30-60分钟,其间行针3-5分钟,每日1次。严重者每日2次。

2.灸法 取穴:乳房肿块处、膺窗、乳根、肩井。方法:用艾条熏灸上述穴位5-10分钟;或用葱白或大蒜捣烂敷患处,艾条熏灸10-20分钟,每日1-2次。

3.刺血 取穴:背部红疹处。方法:红疹一般出现于第七颈椎至第十二胸椎之间的部位,直径约0.5毫米,不高出皮肤表面,颜色鲜红,指压不退色,稀疏散在,数量不等。对红疹及其周围行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刺破红疹,以手挤压使之出血少许。所有红疹均须针刺出血,只针1次。

4.激光 取穴;膻中、乳根、肩井、内关、少泽、足三里、阿是穴(肿胀处)。方法:每穴照射5分钟,每日1次。

5.耳针 取穴:乳腺、内分泌、肾上腺、脑垂体、胸。方法: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

【现代临床举例】

(1)高氏等取患乳同侧肩井穴,针入0.5-0.8寸,用泻法,快速捻转强刺激,使患侧肩部或胸部或上肢出现针感,持续行针3-5分钟出针(个别病情极重者行针可达10分钟),每日2次。共治炎症期患者393例,结果痊愈390例,无效3例。(高殿奎等,中国针灸,1985;(1);13)

(2)常氏等根据《内经》“结而散之”的原则,采用隔蒜灸以温阳益气,祛瘀通络,软坚散结。将分许厚的蒜片放在肿块上,用蚕豆大的艾炷灸之,每灸4-5次后需换用新蒜片,直至灸疗局部红晕为度,乳汁自行外溢即可。治疗1-2次后,18例患者均治愈。(常莲芝等,新疆中医药,1985;(2):19)

(3)刘氏等用三棱针背中挑刺治疗初期患者512例。患者背部肩胛区有数个或数十个淡红色反应点,如小米粒大小,略带光泽,一般不高出皮肤,无明显压痛,压之不退色。用三棱针点刺反应点,深度1.5毫米,点刺后用手挤压治疗区,压出少量血液,每日1-2次,经3次挑刺后治愈389例,好转91转,无效32例。(刘安西等,湖北中医杂志,1986;(1):12)

(4)郁氏等治疗急性乳腺炎34例,取患侧膏肓俞及其上下点刺,摇大针孔放血,取得疗效。(郁继伟等,中国民间疗法,1999;(2):13)

(5)傅氏等治疗乳腺炎,取患部、曲泽、肩井、膈关刺络拔罐,厉兑点刺放血,取得疗效。(傅平华等,江西中医药,1998;(5):52)

(6)蒋氏等治疗乳痈42例,取患侧膏肓刺络拔罐,TDP照射患部,取得疗效。(蒋湘萍等,江苏中医,1997;(12):29)

【古代文献选录】

《卫生宝鉴》卷十八:“针法:治乳痈肿痛,诸药不能止痛者,三里穴针入五分,其痛立止如神。”

《神应经·妇人部》:“乳痈:下廉、三里、侠溪、际、委中、足临泣、少泽。”

《医学纲目》卷十九:“(怪穴)乳痈:乳中穴(在乳下中针入一分,沿皮向后一半灸泻)。”

《针灸大成·玉歌》:“妇人吹乳痛难消,吐血风痰稠似胶,少泽穴内明补泻,应时神效气能调。”

《针灸大成》卷九:“第一百三、乳痈:针乳疼处、膻中、大陵、委中、少泽、俞府。”

《东医宝鉴》卷三:“乳痈,取膺窗、乳中、乳根、巨虚下廉、太冲、复溜。”

【备注】

(1)针灸治疗本病初起未化脓者效果较好,可配合局部热敷和按摩。

(2)本病已化脓者,须作外科治疗。

(3)哺乳期应注意勿使乳汁郁结,若有溃破应及时处理,以防本病发生。

上一篇:痔疮 下一篇:浅表脓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