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压和静脉血回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山大学出版社《临床人体解剖生理学》第249页(1826字)

血液经静脉系统(venous system)回流入右心。由于静脉容纳血量较大,因此静脉张力变化对调节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静脉血压

静脉血压(venous pressure)远比相应的动脉压要低,而且越靠近右心房的静脉其压力越低。这是由于血液经左心室向主动脉射出后,血流经过大、中、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后,不断克服各段血管中的阻力,将心室收缩时提供的能量已消耗殆尽。因此接近毛细血管的小静脉压仅有15~20mmHg;而血流到达下腔静脉时,静脉压已下降至3~4mmHg;当血液回留至右心房时,压力几乎接近于零。

通常测定的静脉压是指正常人平卧时,肘正中静脉的血压,大约为5~14cmH2O(1mmHg=1.36cmH2O),又称为外周静脉压(peripheral venous pressure)。外周静脉压的高低可反映心功能的状态,可作为心脏射血功能的指标。当右心力衰竭(right heart failure)时,心室射血功能减弱,心室残留血量增多,静脉血难以回流入心,血液将滞留于外周静脉,导致静脉压升高。此外,不同体位时,静脉压可因重力作用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平卧时,身体各部位血管的位置与心脏大致在同一水平,因此,由于血液的重力作用而在各段血管中呈现的压力也大致相同。此时,足背静脉压与颈静脉压大约都在6.8cmH2O水平。但当身体直立时,由于血液重力作用,足背静脉压可高达108.8cmH2O以上,而颈静脉压则会低于6.8cmH2O(图6-43)。体位改变还可影响全身血量的分配。卧位时可促进下肢的血液回流入心,这对一些因失血引起的重要器官供血不足的患者来说是较适当的体位。

图6-43 体位对静脉压的影响

(二)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图6-44)。正常值约为4~12cmH2O(0.39~1.18kPa)。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可直接反映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心脏射血功能良好时,心室残留的血液少,静脉血液较易回心,中心静脉压正常;反之,心脏射血功能差,心室残留血增多,心室充盈期心室内压升高,则使CVP升高。另外,当外周血管扩张,静脉血液回心困难,中心静脉压会明显下降。当外周血管收缩,静脉回心血量增多时,中心静脉压会上升。中心静脉压可作为指导临床上给患者输血(transfusion of blood)和输液的速度和量的重要指标。例如在抢救感染性休克患者或在手术中及手术后发生严重休克时,中心静脉压的测定对输血、输液的速度和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中心静脉压升至25cmH2O时,是手术台上确诊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的指标之一。

图6-44 中心静脉压的测定部位

(三)静脉血流

决定静脉血流(venous blood flow)的动力是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之间的压力差。这种压力差的形成首先是取决于心脏射血功能。心室收缩力强,射血量多,心室内残留的血量少,则中心静脉压低,可使这一压力差增大;反之,则使这一压力差缩小。此外,体位、呼吸运动、肌肉的活动和静脉的张力都可影响到外周静脉压而使这一压力差发生改变。

在人体下肢静脉血的回流入心过程中,下肢骨骼肌的收缩挤压血管作用以及静脉瓣膜的阻挡血液返流作用对静脉回流起着“泵”的作用,故称为静脉泵(venous pump)。

呼吸时胸腔内压(intrapleural pressure)随胸腔扩大和缩小而改变。吸气时胸内压降低,负压增大,使胸内大静脉和右心房扩张,使大静脉和心房内压力下降,加大了与外周静脉压之间的压力差,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入心;呼气时则相反,静脉回心血量可减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