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有毒化学物质人员的营养和膳食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山大学出版社《临床人体解剖生理学》第373页(1853字)

(一)铅作业人员的营养和膳食

铅的用途很广,工业上接触铅及其化合物的机会很多,是我国最常见的工业毒物之一。铅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其次是消化道。铅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损害红细胞和抑制血红蛋白的合成,造成类似于缺铁的低血红蛋白性贫血。铅能改变红细胞膜的渗透性,使之溶血。铅还可以引起血管痉挛,引起肠绞痛、铅面容和铅脑病等。铅损害神经系统的主要表现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多发性神经炎和中毒性脑病。铅中毒在消化道的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腹痛、便秘和中毒性肝炎等。营养与膳食的调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摄入质优量足的蛋白质 蛋白质营养不良会降低排铅能力,增加铅在体内的蓄积及机体对铅中毒的敏感性。实验证明,膳食中的甲硫氨酸明显地降低肾和肌肉中铅的浓度,可能是因为形成的谷胱甘肽-铅复合物有排铅解毒作用。因此,铅接触者应多摄入一些富含甲硫氨酸的优质蛋白。

2.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 长期接触铅时,可致体内缺乏维生素C,因为铅的代谢和解毒过程需要消耗维生素C。绝大多数实验均证明,维生素C对预防铅中毒有较好的效果。铅接触者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并保证每天摄入150mg的维生素C。

3.注意补充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具有与铅离子交换的作用,从而能降低铅在肠道的吸收。

4.根据铅代谢情况选择高钙低磷膳食或低钙高磷膳食 铅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与钙相似。铅以正磷酸铅的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即使长期存在也不表现出毒性症状。但当膳食缺钙、血钙下降或钙排出增加时,骨钙被动员转移到血液中,骨铅也随之转移到血液,此时血铅浓度可增高而出现中毒症状。为了促进铅从体内排出,不致引起急性铅中毒,防止铅在骨骼中沉积,从事铅作业的人员或处于慢性铅中毒缓和期的患者每天应食用一餐低钙高磷的膳食;急性铅中毒或慢性铅中毒的急性发作期患者则宜采用高钙低磷膳食为主,使铅暂时在骨骼中沉积,待急性中毒症状消失或减轻后,再适当采用低钙高磷膳食,使铅陆续排出体外。

5.限制脂肪的摄入,少饮酒 高脂肪饮食可促进铅在小肠的吸收,饮酒可增加铅的毒性。

(二)苯作业人员的营养和膳食

苯是一种神经细胞毒,急性苯中毒时,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慢性苯中毒则抑制造血系统,使全血细胞减少,发展成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或发生白血病。

苯对脂肪的亲和力强,脂肪摄入量过高可增加苯在体内的蓄积。高脂肪膳食可使体脂增加,而人慢性苯中毒的易感性与体脂的含量有关。脂肪组织多,苯不易排出体外。故苯作业人员的膳食脂肪含量不宜过高。

动物吸入苯时,高蛋白质饲料组动物的生长发育优于低蛋白质组,血液中谷胱甘肽含量比较稳定,动物存活时间延长。对喷漆工人的调查也发现,营养条件较好和食用动物蛋白较多者,苯中毒症状较轻。表明膳食蛋白质对苯中毒有防护作用。

碳水化合物可提高机体对苯的耐受性。碳水化合物在代谢过程中可提供解苯毒所需的葡萄糖醛酸和解毒所需的能量。

用上臂脉压带试验发现,苯作业人员的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小出血点数目增加,同时,工人的齿龈肿胀和出血的阳性率增高,体内维生素C的贮备量也较对照组为低,而维生素C对铁的吸收利用、血红蛋白的合成、造血过程以及苯的解毒均有促进作用。故应增加苯接触者维生素C的摄入量。

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有使白细胞回升的作用。维生素B1与糖代谢有关,并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和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因此,苯作业人员的营养和膳食应该在保证合理营养需要的基础上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量,多补充维生素C,适当提高铁的摄入量,以预防贫血,并补充一定量的B族维生素。由于苯中毒者食欲减退,在配膳和烹调方式上应注意增进食欲。

上一篇: 下一篇:临床人体解剖生理学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