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的形态结构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山大学出版社《临床人体解剖生理学》第480页(1295字)

肾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位于腹后壁上部,脊柱两旁(图11-2A~F)。肾的外形可见两种情况:一是肾上、下端大小相似,外侧缘凸,内侧缘凹,其凸与凹的对应关系相适应,此即一般指的“蚕豆型”肾;另一种为肾上、下端大小不等,外侧缘凸,内下缘凹,或外下缘凸,内上缘凹,形似“逗点状”。据观察,肾外部形态特征与肾内动脉分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如蚕豆型肾,肾内动脉的排列多为分散的复支型;若为逗点型,肾内动脉排列多为集中的主干支型(图11-2B)。有时可借肾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肾内动脉的分布规律,对肾外科,尤其涉及肾实质的手术,如肾部分切除、肾实质切开等均有参考意义。成年男性肾,一侧重约134~148g,长约10cm,宽约5cm,厚约4cm。肾的大小因人而异,男性的略大于女性。每侧肾可分为前、后两面,上、下两端和内、外两缘;其中肾内侧缘中部凹陷,是肾的血管、肾盂、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的部位,称肾门(renal hilum)(图11-2B~F)。在通过肾门的冠状切面上,可见肾实质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两部分(图11-3)。皮质位于肾浅部,富有血管,由髓放线(medullary ray)和皮质迷路(cortical labyrinth)组成。髓放线是肾髓质的条纹结构呈辐射状伸入皮质而形成,位于髓放线之间的肾皮质为皮质迷路,呈颗粒状,主要由肾小体、近端小管曲部和远端小管曲部组成。每个髓放线及其周围皮质迷路组成肾小叶(renal lobule)。肾髓质位于皮质的深部,血管较少,色淡,由15~20个肾锥体(renal pyramids,Malpighi’s pyramids)构成,主要为许多直行的管道、亨利氏环(Henle’s loop)和集合管系。髓质可分外髓和内髓,外髓(outer medulla)染色较深,条纹较密;内髓(innermedulla)较外髓窄,染色较浅,条纹较稀。肾锥体的基底朝向皮质,尖端钝圆,伸向肾门,称肾乳头(renal papillae),肾乳头上有乳头管的开口,被漏斗状的肾小盏所包绕。每个肾内约有7~8个肾小盏(minor renal calices),它们汇合成2~3个肾大盏(major renalcaliices),肾大盏再汇合成一个肾盂(renal pelvis)。肾盂成漏斗状,其窄细端出肾门,转向下,移行于输尿管。肾皮质伸入肾髓质的部分称为肾柱(renal columns)。每个肾锥体及其周围相连的皮质组成一个肾叶(renal lobe)。

图11-2 肾和输尿管的形态和位置(A1、A2)

图11-2 肾和输尿管的形态和位置(B、C)

图11-2 肾和输尿管的形态和位置(D、E)

图11-2 肾和输尿管的形态和位置(F)

图11-3 肾冠状切面(后面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