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山大学出版社《临床人体解剖生理学》第730页(886字)

外耳和中耳的功能主要是传音。

(一)外耳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耳廓的形状有利于收集音波,还可以帮助判断声音的来源。外耳道是声波传导的通路,通过它与声波的共振作用,增加声音的强度。

(二)中耳

中耳的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等结构在声波传入内耳的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鼓膜的形态结构特点使它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它的振动和声波的频率相同,振动的时间也相等。它基本没有余振,能把声波的振动同频率、同始终地如实传给听小骨。鼓膜的实际振动面积约为55mm2,而前庭窗的面积仅为3.2mm2,两者之比为17.2∶1,通过它们的面积比,使声波振动增强17.2倍。

三块听小骨组成的听骨链(chain of auditory ossicles,ossicular chain)是一套在听小骨两臂之间成固定角度的杠杆。锤骨柄为长臂,砧骨长突为短臂,支点刚好在整个听骨链的重心上,在能量的传递过程中惰性最小,效率最高。听骨链中杠杆的长臂与短臂之比约为1.3∶1,通过杠杆的作用使振动的力量增大为原来的1.3倍;而振动的幅度减小,振幅的减小可对内耳起到保护作用。

通过鼓膜和听骨链,声波在中耳的传递过程中增压效应为17.2×1.3=22.4倍。

咽鼓管(eustachian tube)是连通鼓室和鼻咽部的小管。正常情况下,咽鼓管鼻咽部的开口常处于关闭状态,在吞咽、打哈欠或打喷嚏时才开放。咽鼓管的主要作用是调节鼓室内的压力,使它与大气压保持平衡,维持鼓膜的正常位置、形态和振动。咽鼓管因炎症被阻塞后,鼓室内的空气被吸收,可造成鼓膜内陷,出现耳鸣,并影响听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