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山大学出版社《临床人体解剖生理学》第723页(1994字)

内耳位于颞骨岩部骨质内,由复杂而又互相联系的管道组成,故称迷路(labyrinth)(图13-23)。有骨迷路(bony labyrinth)和膜迷路(membrane labyrinth)之分,两者的形态基本相同(图13-24)。骨迷路内为外淋巴(perilyph),膜迷路内为内淋巴(endolymph),两者互不相通。骨迷路和膜迷路按其位置可分为:位于前下方的耳蜗(cochlea)(听觉)及位于后上方的半规管(semicircular canals)以及联系两者之间的前庭(vestibule)(平衡觉)(图13-25A、B)。

图13-23 骨迷路在颅底的位置

图13-24 骨迷路和膜迷路

图13-25 骨迷路(A、B)

膜迷路套在骨迷路内,故膜迷路是骨迷路的铸成(图13-26)。三个半规管互相成直角,共有三个壶腹、一个单脚和一个总脚通向前庭(图13-25)。膜性半规管的壶腹上有壶腹嵴,椭圆囊内有椭圆囊斑,球囊内有球囊斑;壶腹嵴、椭圆囊斑、球囊斑的上皮含有特殊的感觉毛细胞,均为前庭神经末梢所包绕。前庭神轻与传导平衡觉有关(图13-28)。

图13-26 膜迷路(A、B)

图13-28 听觉传导(A)

图13-28 听觉传导(B、C)

耳蜗(cochlea)形似蜗壳(cochleate shell)(图13-25)。耳蜗系一蜗螺旋管,起于前庭,终于盲端,全长约30~35mm,有宽的底,对向内耳道底,宽约9mm,尖端叫顶,由底至尖约高5mm.转圈到顶,是听觉感受器所在地。

耳蜗的切面(图13-27A~D)显示:耳蜗绕骨性蜗轴(cochlear axis)而旋转,内有螺旋神经节(cochlear spiral ganglion),系听觉传导第一级神经元,为双极细胞。自蜗轴发出的薄骨板称骨螺旋板(osseous spiral lamina),亦围绕耳蜗而旋转至蜗顶则偏离蜗轴,形成镰状小骨片称螺旋板钩(hamulus of spiral lamina)而终,致蜗轴与钩之间留下一孔称蜗孔(helicotrema)(图13-27B),是内耳外淋巴相通的孔道。

图13-27 耳蜗切面(A、B)

图13-27 耳蜗切面(C、D)

由于骨螺旋板的存在把耳蜗分成不完全封闭的前庭阶(scala vestibul)及鼓阶(scala tympani)(图13-27C)。在骨螺旋板的游离缘尚可见到膜螺旋板即基底膜连至耳蜗外侧壁,故将前庭阶与鼓阶完全分隔。在前庭阶又被一薄的前庭膜或Reissner膜所分隔。故整个螺旋管被分成三管,即前庭阶、膜蜗管及鼓阶(图13-27C)。前庭阶与鼓阶在蜗孔相通;而膜蜗管则为-盲管(图13-26A),内有内淋巴,内、外淋巴互不相通。

由耳蜗形态结构(图13-27A~D)可知,骨螺旋板的宽度由底至顶不同,即周底较宽,至尖则渐变窄;而基底膜则正相反,在底周较窄,至尖则逐渐变宽。而基底膜上有Corti器以及长短不相同的听弦(auditory strings),据知蜗底听弦较短,长约64~128μm,蜗顶长约252~480μm。通常认为长听弦对低频声波振动共鸣,而短听弦则对高频声波起共鸣,故蜗底受损,高音感受发生障碍;蜗顶受损则低音感受发生障碍,此与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相符合。

听觉传导:声波有骨传导和气传导两种,骨传导是指声波通过颅骨直接传至内耳,引起耳蜗内淋巴的振动,使螺旋器毛细胞接受刺激,此传导不敏锐。在正常听觉中作用很微小。气传导是声波传导的主要途径,声波经外耳道至鼓膜,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的机械振动,由镫骨底传到前庭窗,导致前庭阶的外淋巴振动,再经前庭膜使膜蜗管的内淋巴也发生振动。前庭阶外淋巴的振动也经蜗孔传到鼓室阶,使基底膜发生共振动,继而引起基底膜内的相应听弦的共振。基底膜振动使盖膜与毛细胞的静纤毛接触,毛细胞兴奋,冲动经耳蜗神经传至中枢,产生听觉(图13-28A~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