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临床医嘱手册

感染性心内膜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临床医嘱手册》第182页(824字)

术前医嘱

说明:高效、大剂量、联合或广谱杀菌类抗生素静脉方法给药。感染性心内膜炎抗生素使用必须联合、足量、广谱。

手术医嘱

术后医嘱

说明:(1)感染性心内膜炎(IE)外科干预的绝对指征为:瓣膜功能不全并发中至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内科不能控制的感染、二尖瓣或主动脉瓣上有大量赘生物。

(2)血培养阳性是诊断心内膜炎的重要依据,但阴性不能排除;超声是确诊心内膜炎的重要手段,赘生物为重要证据;ESR对判断IE是否被控制有主要参考价值。

(3)血培养:强调无菌技术,不同血管穿刺取血多次、多方法培养。①急性IE者,1~2小时内在三个不同部位取血3次,培养3次,亚急性IE每天应在不同部位取血培养2次,共2~3天。②应用适宜技术同时作需氧、厌氧及真菌培养。③培养时间应足够长(2~3周)。④争取在抗生素应用前抽血。⑤提高采血量(30ml/次)可增加阳性率机会。⑥采血应在即将发热前或寒战时最好,高热时或高热后采血检测的阳性率低。

(4)抗生素选择:基于经验、病原体的培养及药敏、肾功能状况选择用药:①血培养阳性,药敏试验指导用药;②血培养阴性或结果尚未检出,采用经验或“最佳推测”法;③联合用药,肠道外用药,选用杀菌类抗生素;④抗生素应用的疗程目前尚有争议,但最好用4~6周,宁可治疗“过度”。杀菌活力试验:给药后1小时内抽血化验,病人血清稀释到1∶8倍仍有杀菌效果即可。

(5)外科治疗目的:彻底清除感染性组织,如毁损的瓣膜、瓣周脓肿、赘生物;恢复瓣膜正常功能;充分矫正心内畸形,如矫正感染所致的组织缺损、合并畸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