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淋巴囊肿病毒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兽医微生物实验诊断手册》第643页(959字)
本病毒能引起约100种海鱼(特别是比目鱼)和淡水鱼的病毒性淋巴囊肿病。在鱼的皮肤和鳍上发生一种良性肿瘤样病变,灰色或灰黄色,常融合成桑椹样,主要由巨型的淋巴囊肿细胞组成。
鱼淋巴囊肿病毒呈六角或五角形,直径为270~460nm,中央的类核体(芯髓)直径为150nm,外包一层厚约12nm的衣壳,壳粒的数目不详。在电镜下可见到一个附加膜,并有几条特别长(达200~300nm)的细丝,联结于病毒子二十面体的各个顶端。本病毒对鱼、蛙、龟、禽和哺乳动物红细胞,均无血凝作用和血吸附作用,对乙醚敏感,不能在50%甘油中保存,在-20℃下能活20个月。
一、样品采集
一般采取鱼的淋巴囊肿,作成乳剂后供接种用。
二、病毒分离
可用下列两种方法。
(一)细胞培养 以样品接种于鱼类细胞培养物,可产生细胞病变,其特点是明显的细胞增生和形成含DNA的浆内包涵体,直径可达2000nm。细胞病变发展缓慢,经23~25℃培养后最易观察。由一种翻车鱼(Bluegill sunfish)鳍和尾部组织育成的细胞系BF-W,亦可培养这种病毒,在25℃经21天,可达106细胞增大单位/ml(Cell-enlarging units/ml)。
(二)动物试验 将样品注射于幼龄翻车鱼体内,容易引起感染。在25℃时,第6天,在一些感染细胞的细胞质中,出现Feulgen染色阳性的细小颗粒;感染10天内皮肤和鳍出现病变;感染的细胞继续肿大约达一个月,然后自行破溃,患鱼康复,或再发生第二轮感染。
(三)显微镜检查 用光学显微镜直接检查病变组织切片,可清楚看到囊肿内巨型的淋巴囊肿细胞,这种细胞特别大,可达1-2mm,有一个偏心核,并有大量块状包涵体散布于胞浆内,特别在边缘部分。细胞外有一厚层包囊,由酸性粘多糖组成。
用电镜检查病变部超薄切片,亦可见到病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