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动物检疫手册》第143页(1356字)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两脚麻痹无力,下痢,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本病传染迅速,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
【流行特点】鸭瘟无明显季节性,通常以春夏两季流行最为严重,水网地带及河川流域是促使本病蔓延流行的环境因素。
在自然情况下,本病只感染鸭;鹅极少发病。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鸭均有易感性,多以产蛋盛期的鸭和放牧途中的群鸭发病和死亡较为严重。以舍饲为主的一月以下的雏鸭很少发病。
【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一般为2-4天,病初体温升高达43℃以上,日渴,两腿麻痹无力,站立不稳,行动困难。突出的特征是流泪和眼睑水肿,上下眼睑部分粘着在一起。眼结膜充血,常有小出血点和小溃疡。鼻流出稀薄或粘稠的分泌物,呼吸困难并发鼻塞音。有些病鸭头颈部发生肿胀(图2-12)。有的病鸭出现下痢,肛门肿胀、充血、出血或水肿。有的表现痉挛症状。病后期体温下降,精神高度衰竭,不久死亡,少数能耐过者,但经久不能恢复健康。
图2-12 鸭瘟头颈部肿胀(左)与正常鸭的头颈部比较
【病理剖检】剖检变化以全身浆膜、粘膜和器官组织广泛出血、伴以消化道粘膜疹性病变和肝脏的局灶性坏死为特征。
皮下组织发生程度不同的炎性水肿,在头颈部肿大的病例,头颈部皮肤肿胀,皮下组织有淡黄色胶样浸润。口腔、食管、盲肠、泄殖腔等形成一层黄白色假膜或灰绿色痂块,剥离假膜后露出溃疡和出血点。食管的这些病变与粘膜纵皱襞相平行;泄殖腔常呈现弥漫性充血、出血,播散有大小不等的、表面粘附灰绿色坏死痂,不易剥离。肝脏有大小不等灰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灶,并有小出血点。胆囊肿大,充满胆汁。类似肝脏的病变,也可出现于胰腺、脾脏及肾脏。
产卵母鸭卵泡发生充血和出血,有的整个卵泡变成暗红色,质地坚实,切开流出红色浓稠的卵黄物质,或是完全凝固的血块。有的发生卵黄性腹膜炎。
【诊断】根据本病仅鸭发病而其他家禽不感染,传播迅速,发病、死亡率高,病鸭两脚软弱无力,拉稀,流泪,头颈部肿大等症状;剖检发现皮下组织及浆膜有淡黄色胶样浸润,泄殖腔粘膜水肿,出血和坏死,粘膜表面附着有浅黄色或灰绿色坚硬的坏死痂,可作出初步诊断。
在类症鉴别时,要注意本病与鸭巴氏杆菌病(鸭出败)的区别。后者病程急,有时呈散发性发生,临床上无明显的神经症状和头颈肿大现象,剖检上见浆膜,粘膜有更加明显的出血,但无鸭瘟的食道及泄殖腔的特征性病变,采取心或肝等病料涂片镜检时,可见两极着色的巴氏杆菌。用磺胺及抗生素药物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处理】成鸭应急宰,仅内脏有病变者,可剔除内脏,肉尸经高温处理后食用;具有全身病变者,全尸化制;小鸭扑杀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