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门诊兽医手册

骨折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门诊兽医手册》第246页(4043字)

(一)诊断要点

1.局部出血、肿胀、疼痛,并表现相应的、不同程度的机能障碍。骨裂时,沿骨裂线压迫有疼痛,称线状痛。

2.肢体变形,常见的有成角移位、侧方移位、旋转移位、纵轴移位等。此外,还有肢体变长或缩短等异常姿势。不全骨折时则无此症状。

4.出现骨摩擦音和异常活动,全骨折时,肢远侧端出现异常活动,出现骨摩擦音。不全骨折无此症状。

5.X线检查可清楚地了解到骨折的移位、形状等。大动物还可借助直肠检查。

(二)闭合性骨折的治疗

1.复位与固定 侧卧保定,选用局部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

1)闭合复位与外固定 适于大部分四肢骨骨折。首先伸直病肢,轻度移位时,助手将病肢远端适当牵引,术者对骨折部托、压、挤、按,使断端对齐、对正;骨折部肌肉强大,断端重叠而整复困难时,可在骨折段远、近两端稍远离处各系上一绳,远端也可用铁丝系在蹄壁周围,可在第三、四指(趾)的蹄壁角质部,离蹄底高2cm处,与蹄底垂直,各钻两个孔(相距约2.5cm)穿入铁丝,按“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先轻后重,沿着肢体纵轴作对抗牵引,整复力求达到骨折前的原位。在相同的肢势下,按解剖位置与对侧健肢对比,根据肢体外形、抚摸骨折部轮廓等观察移位是否已得到矫正。有条件的最好用X射线判定。

临床常用的外固定方法有:

夹板绷带固定法:采用竹板、木板、铝合金板、铁板等材料,制成长、宽、厚与患部相适应,强度能固定住骨折部的夹板数条。清洁患部,包上衬垫,于患部的前、后、左、右放置夹板,用绷带缠绕固定。包扎的松紧度以不使夹板滑脱和不过度压迫组织为宜。为防止夹板两端损伤患肢皮肤,里面的衬垫应超出夹板的长度或将夹板两端用棉纱包裹。

石膏绷带固定法:对大、小动物的四肢骨折均有较好固定作用。但用于大动物的石膏管型最好夹入金属板、竹板等加固。

改良的Thomas支架绷带:用小的石膏管型,或夹板绷带,或内固定固定骨折部,外部用金属支架像拐杖一样将肢体支撑起来,以减轻患部承重。该支架用铝或铝合金管制成,管的粗细应与动物大小相适应。支架上部为环形,可套在前肢或后肢的上部,舒适地托于肢与躯体之间,连于环前后侧的支杆(可根据需要和肢的形状做成直的或弯曲的)向下伸延,超过肢端至地面,前后支杆的下部要连接固定。使用时可用绷带将支架固定在肢体上。这种支架也适用于不能做石膏绷带外固定的桡骨及胫骨的高位骨折。

2)切开复位与内固定 适于骨折断端间嵌入软组织,闭合复位困难时;整复后的骨折段有迅速移位的倾向时,特别是四肢上部的骨折、陈旧性骨折或骨不愈合时,以及用闭合复位外固定不能达到功能复位的要求时,用手术的方法暴露骨折段进行复位。复位后用金属内固定物,或用自体或同种异体骨组织,将骨折段固定。正确地选用内固定方法并结合外固定以增强支持、最大限度地保护骨膜并使骨折部的血液循环少受损害、严格按无菌技术进行手术、控制感染是提高治愈率的必要条件。

临床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有:

髓内针固定法:临床上常用髓内针固定臂骨、股骨、桡骨、胫骨的骨干骨折,适用于骨折端呈锯齿状的横骨折或斜面较小又呈锯齿形的斜骨折等,特别是对骨折断端活动性不大的安定型骨折尤为适用。尽可能选用与骨髓腔内径粗细大致相同的针,安定型骨折选用断面呈圆形的髓内针,不安定型骨折可选择带棱角的,也可使用Rush针。如单用髓内针得不到充分固定时,可并用金属针做全周或半周缝合。用于非开放性骨折时,一般从骨的一端造孔,将髓内针插入。用于开放性骨折时,既可从骨的一端插入,也可从骨断端插入,先做逆行性插入后,再做顺行性插入。

接骨板固定法:适用于长骨骨体中部的斜骨折、螺旋骨折、尺骨肘突骨折,以及严重的粉碎性骨折、老龄动物骨折等。应根据骨折类型选用接骨板的种类和长度,特殊情况下需自行设计加工。固定接骨板的螺丝钉的长度以刚能穿过对侧骨密质为宜,过长会损伤对侧软组织,过短则达不到固定目的。螺丝钉的钻孔位置和方向要正确。为了防止接骨板弯曲、松动甚至毁坏,绝大部分病例需加用外固定,特别是对大动物,并用外固定是必须的。

贯穿术固定法:适于小动物和体重不大的牛、的桡骨、胫骨中部的横骨折或斜骨折。在X射线透视下,在骨折段远、近两端皮肤先切一小口,用手动骨钻钻透两层骨密质,于对侧皮肤作同样切开,然后插入带有螺丝帽的骨栓,再分别装上螺丝帽固定,在骨折段远、近两端各插入2~3根不锈钢骨栓,在同一轴线上的螺丝帽间用特制的金属连杆连接固定,经6周到3个月不等,待骨痂形成后拔除骨栓。在治疗中要定时处理创口,更换绷带。

骨螺丝固定法:适于骨折线长于骨直径2倍以上的斜骨折、螺旋骨折和纵骨折及干骺端的部分骨折。骨密质用螺钉的全长上均有螺纹,主要用于骨干骨折;骨松质用螺钉的螺纹只占全长的1/2~2/3,螺纹较深,螺距较大,多用于干骺端的部分骨折。用于骨干的斜骨折时,螺钉插入的方向为把骨表面的垂线与骨折线的垂线所构成的角度分为二等分的方向插入。必要时,用两根或多根螺丝才能将骨折段确实固定或并用其他内固定或外固定法。使用骨螺丝时,先用钻头钻孔,钻头的直径应较螺丝钉直径略小,以增强螺丝钉的固定力。

钢丝固定法: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使用不锈钢丝缠绕或钻孔后缝合的方法固定骨折部。

移植骨固定法:适于有较大骨缺损或坏死骨被移除后造成骨缺失。带血管蒂的同体骨移植可以使移植骨真正成活,不发生骨吸收和骨质疏松现象。新鲜的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排异问题尚未解决,但经冷冻法或冷冻干燥法、脱蛋白和脱蛋白高压灭菌法、脱钙法、钴射线照射法等特殊处理后,其被排斥的可能性大大减低,而效果较好的是冷冻法和几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2.功能锻炼 包括早期按摩、对未固定关节作被动的伸屈活动、牵行运动及定量使役等。

1)血肿机化演进期 伤后1~2周内,在绷带下方进行搓擦、按摩,对肢体关节作轻度的伸屈活动。也可同时涂擦刺激药。这一时期的最初几天,牛通常要协助起卧,马大部固定在柱栏内,要十分注意对侧健肢的护理。

2)原始骨痂形成期 一般正常经过的骨折,2周以后可开始逐步作牵行运动,根据病畜情况,10~15min/次,2~3次/d,10~15d后,逐渐延长到1~1.5h。一般在最初几天牵行运动后,大多数病畜可出现全身性反应,而且跛行常加重,但以后可逐渐好转。

3)骨痂改造塑型期 当病畜能开始正常地用病肢着地负重时,可逐步进行定量的轻役,以加强患肢的主动活动,促使各关节能迅速恢复正常功能。

(三)开放性骨折的治疗

1.新鲜而单纯的开放性骨折 麻醉确实后,及时进行彻底的清创手术,正确复位骨折端,创内撒布抗菌药物,然后对皮肤进行密闭或部分缝合,尽可能使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装着夹板绷带或有窗石膏绷带暂时固定。逐日对病畜的全身和局部作详细观察。按病情需要更换外固定物或作其他处理。

2.软组织损伤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 可按扩创术和创伤部分切除术的要求进行外科处理。手术要细致,尽量少损伤骨膜和血管。分离筋膜,清除异物和无活力的肌、腱等软组织以及完全游离并失去血液供给的小碎骨片;用骨钳或骨凿切除已污染的表层骨质和骨髓,尽量保留与骨膜和软组织相连,且有部分血液供给的碎骨片,大块的游离骨片应在彻底清除污染后重新植入,以免造成大块骨缺损而影响愈合;然后将骨折端复位。如果创内已发生感染,必要时可作反对孔引流。局部彻底清洗后,撒布大量抗菌药物,如青霉素肝油等。按照骨折具体情况,作暂时外固定,或加用内固定,要露出窗孔,便于换药处理。

(四)骨折的药物疗法和物理疗法 镇痛消炎时,注射安痛定、安乃近,或用25%硫酸镁液、氯丙嗪等。防止感染时,每天用大剂量的抗生素,连用7d。防便秘时,定期给予缓泻药物、消化药物。在饲料中加喂骨粉、碳酸钙和增加青绿饲草等,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或鱼肝油,必要时可以静脉补充10%氯化钙液或5%葡萄糖钙液。也可辅以中药接骨方剂:乳香30g,没药30g,申姜30g,土虫30g,血竭15g,自然铜15g,牛膝15g,川芎15g,刘寄奴15g,制川乌15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1剂/d,连用5~7次。或用红花60g,黄瓜子300g,煅然铜30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前3d每天1剂,以后隔日1剂,用1剂为1疗程。

上一篇:骨髓炎 下一篇:门诊兽医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