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门诊兽医手册

鸭病毒性肝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门诊兽医手册》第340页(829字)

(一)诊断要点

1.由鸭肝炎病毒引起,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鸭,以冬季和早春多发。

2.雏鸭突然发病,病初精神沉郁、闭眼、呆立不动,随后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转圈、扭头、向一侧倒,或腹部朝天,两腿痉挛,临死前频频痉挛,抽搐,双脚蹬直,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姿态,常在出现神经症状后几小时内死亡。

3.特征性病变是肝肿大,呈土黄色或淡褐色,质地脆弱易碎,尤其是肝脏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病程长时肝表面可能有一些坏死点,或形成肝周炎;胆囊扩张,充满淡绿色胆汁;脾脏肿大,外观呈斑驳状;胰脏可能有坏死灶;肾脏肿大充血等。

4.应与鸭瘟、鸭疫巴氏杆菌病、鸭球虫病的区别。

(二)防治

1.用康复病鸭的血清或高免血清或鸭高免蛋黄液治疗病鸭。

2.坚持自繁自养和严格消毒制度。

3.免疫接种可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雏鸭皮下注射,1头份/只,若雏鸭不含母源抗体,接种日龄为1日龄,若雏鸭含母源抗体,接种日龄为6~8日龄。母鸭产蛋前25d注射1次,1~2头份/只;产蛋前15d加强注射1次,2~4头份/只;产蛋中期再注射1次,2~4头份/只。为进一步提高母源抗体水平,可在母鸭产蛋前15~20d和产蛋中期注射“鸭病毒性肝炎Ⅰ型油乳剂灭活疫苗”,1ml/只。

4.雏鸭被动免疫,可用“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对1日龄雏鸭作皮下注射,1ml/只,以后若发病,再及时注射1次。

上一篇:鸭瘟 下一篇:门诊兽医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