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门诊兽医手册

兔伪结核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门诊兽医手册》第364页(793字)

(一)诊断要点

1.由伪结核耶新氏杆菌引起,多呈散发性。

2.病表现食欲不振,被毛粗乱,行动迟缓,逐渐消瘦,病程较长,最后衰竭死亡。有的病初粪便变细,后腹泻,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少数病例呈急性败血症经过而死亡,触诊可感到回盲部圆小囊、盲肠蚓突和脾脏变硬变粗。

3.慢性病例剖检见回盲部圆小囊肿大,蚓突肿大发硬,状似腊肠;黏膜、浆膜以及脾脏、肝脏、肾脏、肺脏有无数灰白色乳脂样和干酪样粟粒大的小结节,呈单个存在或几个小结节合成片状;脾脏肿大数倍,呈紫红色;淋巴结,尤其是肠系膜淋巴结可肿大数倍,为灰白色结节。死于败血症的病兔可见全身脏器充血、瘀血和出血。

4.采取淋巴结、内脏器官及粪便作为病料,涂片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多形态的小杆菌。

5.应与兔结核病、兔沙门氏菌病、兔球虫病、野兔热、李氏杆菌病相鉴别。

(二)防治

1.病兔初期使用抗生素有一定的疗效。如用链霉素每千克体重20mg,或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10~25mg,肌肉注射,2次/d,连用3~5d;或四环素100~250mg/只,口服,2次/d,连用5d;磺胺类药物也有一定疗效。

2.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灭,防止饲料、饮水及用具的污染。引进兔要隔离检疫,严禁带入传染源。定期进行检疫,淘汰阳性兔,消除传染源,培养健康兔群。常发地区可用伪结核耶新氏杆菌多价灭活菌苗进行注射,每年2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