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门诊兽医手册

牛皮蝇蛆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门诊兽医手册》第416页(812字)

(一)诊断要点 幼虫出现于背部皮下时易于确诊。最初可在背部摸到长圆形的硬结,过一段时间后可以摸到瘤状肿,瘤状肿中间有1小孔,可挤压出幼虫。此外,剖检时在食道浆膜下、皮下和脊椎管内可发现第一、二期幼虫。

(二)防治

1.消灭寄生于体的幼虫,尤其是一、二期幼虫,在防治牛皮蝇蛆病上具有极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须了解和掌握皮蝇生物学特性,例如成蝇的产卵和活动季节、各期幼虫的寄生部位和寄生时间等,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采取大面积的防治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可选用下述药物杀虫:

1)倍硫磷每千克体重5~7mg,肌注,以11~12月用药为好(对一、二期幼虫杀虫率为95%以上,注射2次可达100%),或按每千克体重4~10mg泼背(自肩后至尾根,沿脊背倾泼于皮肤上)。

2)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200μg,皮下注射。

3)皮蝇磷每千克体重100mg,制成丸剂内服。

4)乐果用酒精配成50%溶液,成年牛4~5ml,育成牛2~3ml,犊牛1~2ml,在2~3月肌肉注射,对二、三期幼虫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5)敌百虫用温水(20℃)配成20%溶液,在牛背穿孔处涂擦,300ml/头。涂擦前应剪毛露出穿孔处。一般从3月中旬至5月底,每隔30d处理1次,共处理2~3次。

6)亚胺硫磷乳油每千克体重30mg,泼洒或滴于病牛背部皮肤,杀虫效果比敌百虫好。

上一篇:牛毛滴虫病 下一篇:羊鼻蝇蛆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