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虫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69页(11000字)
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属鳞翅目,夜蛾科。黏虫是一种远距离迁飞为害特性的暴发性害虫。国内除西北局部地区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亚洲、大洋洲各国亦有分布。主要为害稻、麦、粟、黍、玉米、高粱、糜子、甘蔗等作物。也为害禾本科牧草和芦苇。野生寄主有蟋蟀草、狗尾草、画眉草、马唐草等禾本科杂草。大发生时当主要寄主作物及野生植物被吃光后,也为害各种树木(如柳、榆)、果树(如苹果、柑橘等)、蔬菜(如白菜、辣椒等)、油料(如大豆、花生等)和绿肥(如苜蓿等)等作物。尤其是在幼虫成群结队迁移时,更是饥不择食,除极少数几种植物外,几乎所有绿色作物均被掠食一空,能使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庄稼毁于一旦,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的严重灾害。
1 主要影响因子
黏虫发生消长规律,主要决定于虫源基数、性比、繁殖机能及其他生物学特性等内在因素,并受气候、营养、天敌和人类生产活动等生态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在种群数量变动上的一种自然规律。
1.1 虫源基数及其质量
黏虫发生消长程度与虫源基数的关系非常密切。虫源基数大、质量高,又遇到较好的生态环境,就有可能引起下一世代的大量发生。在掌握虫源基数的同时,还需注意其发育的情况,如蛾量的大小、脂肪体含量、交配次数、雌蛾卵巢发育与抱卵量等。蛾量虽大,但发育很差,也不会引起下一世代的大量发生;蛾量虽然相对较少,但是发育很好,繁殖力强,也会引起相应程度的发生与为害。
1.2 气候
气候因素既是影响黏虫发生世代数、发生为害时期、各虫态发生速度、交配产卵以及各种行为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与黏虫发生数量消长有密切的关系,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气候因素往往是决定其发生消长的主导因素。自然情况下,降雨和温、湿度变化是影响黏虫的重要因素。黏虫为中温好湿昆虫,成虫产卵适温范围15~30℃,最适温度19~21℃,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产卵受到明显抑制;相对湿度低于50%,产卵量下降,相对湿度低于40%,一龄幼虫全部死亡。在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为22%低湿条件下,卵的平均孵化率均在90%以上,在43%以上的相对湿度变化,对卵孵化率影响不明显。不同温、湿条件对幼虫发育和成活率也有显着影响,幼虫不耐高温和低湿。土壤温、湿度对蛹的发育和成活影响较为直接。成虫产卵和低龄幼虫期,雨水协调、气候湿润,黏虫则发生重;气候干燥则发生轻,尤其高温、干旱对其发生不利;雨量过多,特别是暴(风)雨对低龄幼虫种群数量有显着影响。
1.3 食料营养
食料是黏虫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营养与水分等物质的来源。不同食料对黏虫的发育、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较大。据研究,以小麦、鸡脚草和芦苇等禾本科植物饲养的幼虫发育较好,发育速度较快,成活率高,蛹重偏高,成虫期繁殖力强。尤其是用小麦为饲料的幼虫发育最好,而以小蓟、苜蓿等为饲料的幼虫发育慢。
自然界中,成虫蜜源植物及其开花时间与丰歉情况对黏虫发生的轻重有影响。在黏虫成虫盛发与迁移过程中,如遇连续阴雨,对蜜源与黏虫觅食活动均有不利影响。补充营养对黏虫飞翔活动也有明显效应。
1.4 天敌
黏虫的天敌很多,有鸟、蛙、螨、线虫、蝙蝠、昆虫、病菌、病毒等。不同地区优势种不同,对黏虫的发生与为害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是影响黏虫发生动态规律的重要生态因素之一。
1.5 人类生产活动与农业因素
人类生产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活动对黏虫发生为害的影响是显着的。主要有:一主动防治,采取措施,直接控制其发生和为害;二结合农业结构改革,合理调整作物布局;三结合栽培制度改革,合理安排间作套种方式;四结合农事操作加强田间管理,如中耕锄草、合理施肥、灌溉、密植等。近年来,北方麦套玉米面积扩大,农田灌溉、施肥、密植等生产条件改善,使农作物茂盛,农田小气候相对湿度较高,适于黏虫发生。
黏虫每年的四次大规模远距离迁飞为害,除与气象因素有关外,还与我国农业结构的整体布局分不开。黏虫喜食禾本科植物,我国从南到北各个不同季节差不多都有不同生育期的小麦生长,还有南方的水稻及北方的谷子、玉米、高粱等旱粮作物,都可分期分批地为黏虫提供足够的食料,给黏虫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与繁殖场所和生境。
除整个农业结构的布局与黏虫发生为害存在密切关系外,具体到一个局部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如栽培制度的改革、垦荒种植、作物及品种的布局、施肥灌溉、密植与其他一系列田间管理技术等,对黏虫发生动态都有一定影响,对其种群数量的变动与发育进度起助长或抑制的复杂作用。一般密植、丰产的作物田发生数量多;田间温湿系数越高,幼虫发生数量越多。
2 调查项目和方法
2.1 成虫观测
2.1.1 观测时间 一代为害区南部自2月10日至4月10日,北部自3月5日至4月15日;二代为害区自5月10日至6月30日;三代为害区自7月15日至8月15日;四代为害区自9月1日至10月10日。
2.1.2 观测工具 各地可从下列几种观测工具中,选出一种诱蛾效果最好的进行监测。
2.1.2.1 多功能自动虫情测报灯(或黑光灯)诱蛾有条件的地方,设置多功能自动虫情测报灯诱蛾。条件暂不具备的地方,用20W黑光灯诱蛾。
在常年适于成虫发生的场所,装设1台多功能自动虫情测报灯(或20W黑光灯),要求其四周无高大建筑物和树木遮挡。虫情测报灯(或黑光灯)的灯管下端与地表面垂直距离为1.5m。20W黑光灯的灯管一般每年更换一次。
2.1.2.2 诱蛾器观测
2.1.2.2.1 田间设置 每站设置2台,选择离村庄稍远,较为空旷、易遭受为害的作物田。2台诱蛾器间距应在500m以上,设立后不要轻易移动位置,保持相对稳定。
2.1.2.2.2 诱集方法 加入诱剂后,每日黄昏前将诱剂皿盖打开,搅拌诱剂后罩好筒盖,次日清晨将落在皿内和皿外死亡的黏虫蛾取出,携回检查并将诱剂皿盖盖好,减少诱剂蒸发,再罩好筒罩。诱剂每逢5(每月5日、15日、25日)增加半量,逢10(每月10日、20日、30日或31日)更换全量。当蛾量多、蒸发量大或意外事故时,应酌情增加或更换。
2.1.2.3 杨枝把诱测
2.1.2.3.1 田间设置 每站设二组,每组10把,选有代表性的作物田,在田边呈单行排列,每把相距10m。
2.1.2.3.2 诱集方法 在调查期内,每天清晨进行检查。为防止检查时黏虫蛾飞逃,应用大型尼龙窗纱袋,将杨枝把套入后拍打,将蛾取出,携回检查。杨枝把设置后,应根据叶片脱落情况,7~10天更换1次。
2.1.2.4 糖醋毒草把诱测
2.1.2.4.1 田间设置 每站设一组5把,选比较空旷有代表性的稻、麦田,东西排列,间距15~20m。草把设置要高出作物30cm。
2.1.2.4.2 诱集方法 诱液于傍晚涂在草把上,漏斗中可放入少许稻草,防止鸟雀啄食蛾子;次日清晨将落在漏斗内的黏虫蛾取出,携回检查。诱液每2天涂一次。
2.1.3 蛾量调查结果记载 将以上诱测工具诱测结果记入黏虫蛾量调查记载表(表3-22)。
表3-22 黏虫蛾量调查记载表
2.1.4 雌蛾抱卵检查 利用上述方法诱到蛾子后,在盛蛾期内,隔日解剖检查一次雌蛾卵巢发育进度,每次抽查20头,诱集量不足20头时,应全部检查。结果记入黏虫雌蛾抱卵检查记载表(表3-23)。
表3-23 黏虫雌蛾抱卵检查记载表
2.2 田间卵量调查
2.2.1 草把诱卵
2.2.1.1 诱卵时间 一代为害区自2月20日至4月15日,一代为害区的北部自3月15日至4月20日。
二代为害区自5月25日至6月20日。
2.2.1.2 田间设置 选具代表性寄主田2块,每块田插一组,每组10把,南方草把间相距5m,北方相距10m。
2.2.1.3 诱卵方法 以插草把第一天起,每3天检查并更换一次草把,仔细清点卵块数。同时,抽查10块卵的卵粒数;如不足10块卵则全部检查。平均每把卵粒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A——平均每把卵粒数;
E——每把卵粒数;
B——检查卵块数。
将结果记入黏虫草把诱卵记载表(表3-24)。
表3-24 黏虫草把诱卵记载表
2.2.2 普查卵量
2.2.2.1 普查时间 各地均需在主害代成虫高峰期后进行普查。
2.2.2.2 普查田块 选择具有代表性各种寄主作物的不同类型田,各普查1~3块田。
2.2.2.3 普查方法 每田块均采用5点取样,每点查1m2。谷子、小麦、水稻等密植矮秆作物,应注意检查干叶、枯心苗和上部1~4片嫩叶尖端的卵量;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应对所有作物和杂草进行检查,把查获的卵量,折算成每平方米卵量。调查时应注意干叶尖、苞叶、花丝、前茬作物上的卵量。每类型分别取10块卵,检查卵粒数。
2.2.2.4 记载方法 将结果记入黏虫田间卵量调查表(表3-25)。
表3-25 黏虫田间卵量调查表
2.3 幼虫调查
2.3.1 系统调查
2.3.1.1 调查时间
一代区自4月1日至暴食期止;
二代区自6月1日至暴食期止;
三代区自7月15日至暴食期止;
四代区自晚秋世代成虫盛期至暴食期止。
2.3.1.2 调查田块及要求 选当地主要寄主作物田,固定1~3块为系统调查田,每3天调查一次。每块田均以棋盘式10点取样,条播、穴播的小麦、谷子、水稻每点1m2,撒播0.3m×0.3m;玉米、高粱每点10株,调查后均折算成平均每平方米虫数。
2.3.1.3 调查方法 调查条播麦田、谷田时,调查样点内所铺白布上的幼虫数量和发育龄期,如此重复数次,直至拍打后再不出现幼虫为止,然后扒开行间,检查地表幼虫;翻转根际松土,检查潜土的幼虫;谷叶心内常有低龄幼虫潜伏,除拍打外,对心叶及穗轴应仔细检查。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先检查心叶、叶腋、雌雄穗及干叶卷缝内的虫量、虫龄,再查地表及土内虫量、虫龄;如田中杂草较多,也要查清杂草上的虫量、虫龄。
2.3.2 普查
2.3.2.1 普查时间 当系统调查大部分幼虫进入二龄期时,立即组织一次普查。
2.3.2.2 普查田块及要求 选具有代表性各种寄主作物田进行普查,总数不少于20块。要求和方法同幼虫系统调查。系统调查及普查幼虫按体长和头宽区分。
2.3.3 调查记载 将系统调查和普查结果记入黏虫幼虫发生量调查记载表(表3-26)。
表3-26 黏虫幼虫发生量调查记载表
2.4 迁出区残虫量情况调查
2.4.1 调查时间 越冬代发生区于2月22日至24日调查;
一代发生区于5月10日至12日调查;
二代发生区于7月3日至4日调查;
三代发生区于8月17日至19日调查。
2.4.2 调查地块和方法 选具有代表性已防和未防的各种寄主田及其他发生环境各2~3块,均以5点取样。条播麦田、谷田每点查1m2;玉米、高粱每点查2m2;水稻、绿肥、撒播麦田及草地每点查0.3m×0.3m。查清植株上、地面及地下幼虫数量及蛹数。幼虫分龄参见表3-28。
2.4.3 天敌寄生率调查 在调查残虫时,结合调查天敌寄生率。在调查田中随机选取幼虫及蛹各50头,不足50头者全查,剖开虫体,检查寄生天敌种类、数量,同时调查点内捕食性天敌种类和数量。
2.4.4 调查记载 将调查结果记入黏虫残虫调查记载表(表3-27)。
表3-27 黏虫残虫调查记载表
3 预测预报方法
在分析和预测黏虫发生消长趋势时,必须从黏虫内因(如虫源基数、性比、繁殖机能及其他生物学特性等)和外因(如气候、营养、天敌和人类生产活动等生态因素等)两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分析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经去粗取精,去伪求真,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而引证出正确的结论,才能获得相对准确的预测结果,更好地指导防治工作。
3.1 发生期预测
3.1.1 中短期预测
3.1.1.1 历期法 根据有关虫态历期资料进行预测。如预测三龄幼虫盛期,在掌握卵的历期和幼虫孵化后发育到三龄的历期资料(虫态历期见附录),在卵盛期后即可发出预报,即三龄盛期=产卵高峰日+卵期+一龄幼虫期+二龄幼虫期+1/2三龄幼虫期。卵盛期可根据小谷草把和田间查卵确定。
3.1.1.2 期距法 根据多年历史资料,计算出从蛾盛期或卵盛期到三龄幼虫盛期的时间距离,并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从蛾盛期或卵盛期预测三龄幼虫盛期的依据。
3.1.2 长期预测 根据迁出虫源世代的群体发育进度及生活史资料,首先推算出成虫羽化进度,确定出成虫羽化的初、盛、末期,然后根据成虫迁飞速度以每夜200~300km计算出迁出区到迁入区所需的时间,据此可推测出迁入区发蛾的初、盛、末期,再参考中短期预测中的虫态历期法及期距法即可预测出二、三龄幼虫盛发期。
3.2 发生量预测
3.2.1 中短期预测
3.2.1.1 应用诱蛾量预测幼虫发生量 根据历年黏虫发生面积、密度和诱蛾量,结合当地气象资料和作物布局、长势等因子,综合分析做出预测。
3.2.1.2 应用卵量预测幼虫发生量 在卵量与幼虫发生密切地区,根据卵量,结合当地气象资料和作物布局、长势等因子,综合分析做出预测。
3.2.1.3 应用数学模型预测发生趋势 根据多年系统虫情和有关因子的资料,用生物统计方法,建立预测式进行预测。
3.2.2 长期观测 根据黏虫迁飞规律、迁出区虫源基数、发育进度、迁入区气象条件、作物长势等因子综合分析,预测迁入区的发生趋势。
4 测报调查参考资料
4.1 雌蛾卵巢发育级别分级标准
卵巢发育进度划分为5个等级,标准如下:
◆1级:卵未形成,腹腔乳白色;卵管透明,长3~4cm,用肉眼辨认不出卵管中分节状,脂肪体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粒粒饱满,乳白色。
◆2级:卵粒可辨,腹腔乳白色,卵管白色,长4~6cm,卵管内卵粒呈分节状,脂肪体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乳白色,部分已不饱满。
◆3级:卵已成熟,尚未产卵,腹腔黄白色,卵管黄色及白色,长7~10cm,卵粒排列紧密、靠近侧输卵管处,卵粒有堆集重叠现象,脂肪体显着减少,呈半透明或透明状,萎蔫发扁。
◆4级:卵已部分产出,腹腔淡黄色,卵管黄色及白色,长4~10cm,卵粒排列不紧密,几乎无乳白色脂肪体。
◆5级:卵已产完,仅有少量遗卵,腹腔黄色,卵管暗黄色,萎缩较短,无脂肪体。
4.2 蛹发育级别分级指标
◆1级:蛹体红褐色,复眼与体色一致,不甚明显;
◆2级:复眼变褐至黑色,很明显,体色仍为红褐色;
◆3级:蛹体褐至黑色,复眼与体色相同。
4.3 幼虫分龄指标
黏虫幼虫分为六龄,各龄依体长和头宽区分,各龄指标见表3-28。
表3-28 黏虫一至六龄幼虫体长及头宽
4.4 发育历期(表3-29)
表3-29 不同地区黏虫主害代各虫态历期
4.5 调查工具
4.5.1 多功能自动虫情测报灯 是在我国长期应用20W黑光灯为光源,诱集农业害虫,对其进行监测预报的技术基础上,开发出一种采用光电控制技术,能自动开闭,自动完成诱虫、收集、分装等系统作业,自动转换接虫袋,并按每天分别进行保存。同时,采用远红外线处理虫体,自动将诱集的昆虫杀死,使虫体保持干燥、完整、新鲜,以便分类、鉴定的测报先进诱虫灯具。
4.5.2 诱蛾器构造和诱剂配制 诱蛾器分筒罩、底盘、诱剂皿三部分。筒罩为圆筒形,高35cm,直径31cm,罩壁开有12个大小相等、向内凹入的长孔,筒罩上顶焊死,并焊一拿手,下端开口;长孔外边长24cm,宽5cm,内边长20cm,宽1.5cm,凹入部分的上、下两端焊住;长孔下缘与筒罩下缘相距4cm以上。底盘直径32cm,略大于筒罩,边高3cm,口径略小于筒罩。诱剂皿边高3cm,直径25cm,并做一直径略大于25cm的盖盖上,大小均以能罩入筒罩为限。本诱蛾器构造图可参照引用标准。诱蛾器可以用木或铁器架架起,诱蛾器底部距地面1m。
一台诱蛾器诱剂全量成分是:40°~50°白酒125ml、水250ml、红糖375g、食醋500ml、90%晶体敌百虫3g。先将红糖和敌百虫称出,用温水溶化,然后加入醋、酒拌匀即成。
4.5.3 杨枝把的制作 选1~2年生叶片较多的杨树枝条,剪成60cm长,将基部扎紧,呈直径10cm的枝把;阴干1天,叶片萎蔫后便可使用。杨枝把倒挂在木棍或竹竿上,底稍距地面60cm。
4.5.4 糖醋毒草把制作方法和诱剂配制 糖醋毒草把制作方法:选较粗壮未发霉干稻草,剪成50cm长,基部扎紧,呈直径10cm的草把,端部朝下,插在1.5m左右长的木棍或竹竿上。草把下边装一个盛蛾铁皮漏斗,漏斗直径60cm,高30cm,草把上安装一棚罩,防止雨淋。本草把的制作图可参照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总站1980年编写的《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办法》一书,第167页(农业出版社)。
诱剂配制:每组5把全量配制成分为红糖100g、食醋100ml、水100ml、40°~50°白酒50ml、90%晶体敌百虫2g,配制步骤同诱蛾器诱液。
4.5.5 草把制作 选择较粗壮已变质的干稻草3根,剪成0.5m长,基部扎紧;含未变质干谷草5根,0.5m长,从中间对折腰部扎紧;绑在小木棍或细竹竿上,端部朝上,草把顶要高出作物20cm左右。
4.6 发生世代分区
一代为害区:指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河南、山东;
二代为害区:指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北、天津、北京、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宁夏;
三代为害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天津、北京;
四代为害区: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云南。
4.7 黏虫调查资料表册
全国制定统一的“调查资料表册”的样表一份,供各地应用时复制。用来规范各区域测报站测报调查行为,保证为全国黏虫测报数据库积累统一、完整的测报调查资料。黏虫调查资料表册的内容不能随意更改。各项调查内容须在调查结束时,认真统计和填写。增加预报区内黏虫发生防治基本情况表,以便全面分析黏虫的发生影响因素。
4.8 发生环境资料的收集
各虫源迁出区和黏虫迁入区重点收集以下资料,通过模式编码进行汇报。
4.8.1 主害代天气预报 收集将要发生世代内的温度、降水量、湿度、风力、风向、灾害性天气次数、范围等。通过与当地气象部门密切合作,提前接洽,请其及时提供。
一代发生区:于2月底收集3~5月天气预报;
二代发生区:于4月底收集5~6月天气预报;
三代发生区:于6月底收集7~8月天气预报;
四代发生区:于8月底收集9~10月天气预报。
4.8.2 农作物栽培面积及生长情况 各发生区要及时收集寄主作物栽培面积、品种、耕制、苗情长势、生育期早迟、灌溉及施肥等栽培情况,当作物布局和栽培制度发生变更时,亦应说明。
4.9 传递监测预报数据的模式编码
为保证各区域测报站将黏虫监测预报数据,向上级业务部门及时准确的传递,特编制统一汇报格式、时间和内容的数据序列编码格式。
4.10 防治指标
一代黏虫:一类麦田25头/m2;二类麦田15头/m2。
二代黏虫:玉米10头/百墩。
三代黏虫:谷子、水稻20头/m2;玉米、高粱120头/百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