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早疫病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320页(2681字)

番茄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Ellis et Martin)Jones et Grout]又称轮纹病。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一般在生长后期为害较重。除为害番茄外,还为害茄子、辣椒、铃薯等。叶、茎、果、叶柄、果柄均可染病,以叶片受害最重。由植株下部向上蔓延。早疫病菌对温度适应性强,15~30℃均可发生;适宜温度20~23℃,相对湿度大于70%持续49h,该病即可发生与流行。高温、高湿条件有利早疫病的发生。降雨或湿度条件是影响发病程度的关键因素。通常生长季节如果降雨来得早,降雨日多,降雨量大,发病重。多在结果初期开始发病,盛果期进入发病高峰。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易发病,保护地栽培比露地栽培发病重。此外,番茄连茬、种植密度过大,灌水过多,基肥不足,低洼积水,结果过多等造成环境高湿、植株衰弱,均有利此病的暴发流行。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苗期病情调查

1.1.1 调查时间 番茄出苗后10~15天开始至定植前5天,每5天查1次。

1.1.2 调查方法 选择不同播种期的秧棚或重茬老苗床或当地发病早、易感品种的利于苗期早发病的苗床2~3个。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查20株。将结果记入表6-9。

表6-9 番茄早疫病苗期病情调查表

1.2 中心病株调查

1.2.1 调查时间 番茄定植10天后,每3天调查1次。

1.2.2 调查方法 选择当地早栽、种植集中、易感病品种类型田(棚)3块(个),每块田(棚)调查全部植株,发现中心病株后,将调查结果填入表6-10。

表6-10 番茄早疫病中心病株调查记载表

1.3 田间病情消长系统调查

1.3.1 调查时间 发现中心病株后,开始进行定点系统调查,每5天查1次。

1.3.2 调查方法 选各种类型田2块,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20株,结果后同时每点调查20个果实。将调查结果记入表6-11(分级标准附后)。

表6-11 番茄早疫病田间系统调查表

1.4 大面积普查

1.4.1 调查时间 在中心病株出现后,进行大面积普查,每10天1次,进行3~5次。

1.4.2 调查方法 普查的田块尽可能多一些。普查时选用代表性露地或保护地10块(个)以上,普查面积一般不低于栽培总面积的5%。每块(个)田(棚)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将普查结果记入表6-12。

表6-12 番茄早疫病普查

1.5 天气情况记载及天气趋势调查

经常与气象部门联系,记载天气情况,及时了解未来天气状况,分析对病害发生发展的影响。将每次调查情况记入表6-13。

表6-13 番茄早疫病天气情况记载表

2 预测预报方法

根据病情调查结果,栽培管理措施,结合近期天气预报,各项指标达到病害发生条件时,及时针对露地番茄和日光温室番茄分别做出早疫病发生期和发生程度预报。

2.1 病害流行趋势预测

根据病情系统调查、品种布局、栽培管理、天气预报等综合分析,及时发布病害流行趋势预报。

2.2 大田病情普查预报

专业测报点根据病情系统消长调查,在番茄早、晚茬口,各主栽品种的早疫病株发病率10%~15%的初始发生期向主要生产区布置大田病情普查预报。

2.3 防治适期预测

根据田间病情调查结果,当病株率达30%左右,病情指数在2~5时,结合天气预报,若田间70%相对湿度连续5天以上,即为防治适期,可发布防治预报,指导大田开展防治。

3 测报参考资料

3.1 番茄早疫病病情系统调查病情指数分级

◆0级:全株无病;

◆1级:少数叶片发病至全株下部1/4以下的叶片有病斑;

◆2级:全株中、下部1/4~1/2的叶片有病斑或茎秆分枝上有病斑;

◆3级:全株下部1/2~3/4的叶片有病斑或茎秆和单个果实上有病斑;

◆4级:全株3/4以上的叶片发病枯黄或茎秆枯死,单株2个以上的果实有病斑。

3.2 番茄早疫病发病程度分级标准(病株率,%)(各级不含下限)

◆1级:病株率0~20;

◆2级:病株率20~40;

◆3级:病株率40~60;

◆4级:病株率60~80;

◆5级:病株率≥8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