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爪沙鼠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577页(2755字)

长爪沙(Meriones unguieulatus),别名蒙古沙鼠、黄耗子、长爪沙土鼠,分类学上属于啮齿目、仓鼠科、沙鼠亚科、沙鼠属。

1 生物学特性和危害

1.1 分布

分布于我国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等地。

1.2 形态特征

长爪沙鼠成年雌鼠体重60~75g,雄性70~80g。体型较小的一种沙鼠,成体长95~150mm,耳明显,约为后足长度的1/2(长12~13mm),尾长而粗,约为体长的3/4(88~98mm)。尾被密毛,尾端有细长的毛束。背毛土黄色,毛基部为青灰色,中段呈沙黄色,尖端黑色;腹毛为污白色,毛基灰色,端部白色,喉腹白色;爪黑褐色,后足被细毛,尾毛二色,上面为黑色,下为棕黄色。

1.3 生活习性

群居,不冬眠,有储粮习性。喜栖居于荒漠和半荒漠草原以及沙质或有一定盐碱化的农田、田埂、田间荒地、灌丛等处。洞穴结构复杂,包括洞口、跑道(通道)、仓库、窝、窟。每一洞系有4~10个洞口。洞道纵横交错,长达数十米。窝巢内垫有干草及碎毛等物。每一洞系有仓库1~6个,可储存15~30kg粮食。白天活动的鼠类,夜间也出来活动,但活动较少。常有随食物结构、气候变化迁移居住地的习性。

1.4 食性

以食植物种子为主。春、夏期间也食许多草本植物、农作物等幼苗的绿色部分。

1.5 繁殖和寿命

繁殖力强。有春、秋两个繁殖高峰,冬季也可繁殖。一年可产多胎,最高可达5窝。每窝产仔1~11只。春季出生的幼鼠当年即可繁殖。自然寿命为1.5~2年。

1.6 危害

农牧业交替区长爪沙鼠的危害十分突出。危害各种农作物、牧草,尤其小麦、谷子、莜麦、胡麻、荞麦受害最重。播种时盗食各种作物种子;春、夏啮食各种作物及牧草的幼苗和地下根部,造成死苗、断苗;秋季储存大量粮食。据报道,最多的洞系可储存粮食达60kg以上。研究证明,长爪沙鼠仅秋收期间即可对农作物产量造成10%的损失。

2 主要影响因子

据李仲来等(1993)报道,年降水量对内蒙古草原长爪沙鼠的密度有重要影响。将年降水量划分为干旱、正常、多雨,年降水量<190mm,190~350mm,>350mm。干旱年份,鼠密度低,多雨年份鼠密度高。

3 调查项目与方法

3.1 密度调查

用堵洞法或夹夜法调查。计算总捕获率和长爪沙鼠捕获率,或有效洞率。将结果记载于表9-1。

3.2 繁殖情况调查

对捕获的长爪沙鼠,检查鼠龄、雌鼠繁殖百分率、胎仔数,雄鼠生殖情况。结果记载于表9-2。

3.3 危害情况调查

在春播中期、夏收和大秋作物成熟期共调查3次。在捕鼠样方内,对主要作物进行被害率、产量影响调查。结果填入表9-3。

4 预测预报方法

采用堵洞法或夹夜法,测得田间鼠密度,再根据天气情况、雌雄比例、怀孕率、年龄组成、防治效果等,综合分析,预测害鼠发生程度、发生量、发生高峰期和危害面积。

凡参加繁殖的雌鼠多,怀孕率达80%以上,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田间密度增长快。6~8月雨水少,发生危害程度加重。

例:长爪沙鼠种群数量预测

春季预测秋季种群数量的回归方程:

y=0.4X1-0.2X2+0.3

式中:

y——秋季/春季密度;

X1——雌性繁殖指数的级数(孕鼠数×平均胎仔数/捕获总数);

X2——4~8月降水量偏离历年平均值的程度。

长爪沙鼠雌性繁殖指数级数分级标准:小于0.5为Ⅰ级;0.5~1.00为Ⅱ级;1.01~1.50为Ⅲ级;1.51~2.00为Ⅳ级。

偏离历年平均值的分级标准:偏离1~30为Ⅰ级;偏离31~60为Ⅱ级;偏离61~90为Ⅲ级;偏离91~120为Ⅳ级。

秋季预测翌年春季密度变化的回归方程:

y=0.0685X1+0.026X2-0.12X3-1.354

式中:

X1——幼鼠所占种群比例;

X2——初霜日(取日期);

X3——12月至翌年2月间平均气温。

5 附录

5.1 年龄分组指标

夏武平等(1982)的年龄分组指标是:体长:幼鼠小于或等于90mm;亚成体大于90mm,小于或等于110mm;成体大于110mm。

5.2 发生程度划分标准

注:河北省植保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