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解剖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诊疗技巧手册》第235页(1381字)

膈疝是一种先天性的异常,可以在婴儿期呼吸窘迫时出现,或在成年时由躯干的钝性创伤引起。裂口疝,胃-食管连接部可以疝入胸腔,主要是在返流性食管炎时可以并发此疾病。这些疾病在以后都不再讨论。

1.腹股沟疝

这是最常见的疝。有两种类型,在解剖上不同,但在临床上很难区别。这就是腹股沟“直”疝和“斜”疝。

活动鞘膜切除术的失败会间接造成腹股沟疝囊,这在婴儿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或者疝囊会保持萎缩状态直到以后生活中肌力减弱及结缔组织再迫使其增大。

●腹股沟斜疝通过腹股沟内(深)环,穿过腹股沟管,经外环可以到达阴囊(图221)。

图221 腹股沟管(后壁)

●相反,腹股沟直疝,是由获得性的腹股沟管后壁薄弱引起。因此其发生在腹股沟内环的内侧,通常仅限于腹股沟管内,而不延至阴囊。直疝通常颈较宽,与颈较窄的斜疝相比,很少绞窄。但是不利的是,直疝和小的斜疝在临床上很难区别开来。

2.股疝

疝经股血管内侧的股管,置于腹股沟区褶其中或其上(图222)。股管有坚韧、不易弯曲的缘包绕其大多数的边(腹股沟韧带、腹膜在耻骨支的上方)。因此股疝的颈较紧,进入小的肠管即很容易引起绞窄。

图222 股管

3.脐/脐周、上腹部和其他腹壁疝

●脐疝是一种先天异常,由于脐在幼年时未能闭锁导致。脐疝不发生绞窄,大多数在3~6岁时自动闭锁。主要是父母对异常的表现感到忧虑才来就诊,鉴于此可以在3岁之后进行外科闭锁手术。

●脐周疝是肥胖成年人在脐正上方的缺损。这种疝容易随着时间而增大,但很少发生绞窄。因此虽然患者年龄较大并有不适症状,但只有在并发症较严重时才采取有效的修补。

●上腹部疝可以出现在儿童,表现为一种位于中线的硬性肿物。有时根本感觉不到疝,儿童仅仅以上腹痛为主诉,活动时加重。上腹部疝是白线的先天缺损,通过缺损腹膜外脂肪可以突出。可以根据症状进行外科修补。

●成人也可以有腹中线疝,但是肿物通常是腹直肌的分离和白线的薄弱造成(“腹直肌分叉”)。有明显颈部和纤维边缘的腹中线疝应该进行修补,因为这种疝容易增大,有时变得巨大,可以发生绞窄。腹直肌分叉是一种无害的疾病,但手术效果很差。

●切口疝最常见于腹正中线长切口手术之后,但也可以出现于其他部位。术后切口感染和肥胖是主要的诱发因素(与手术技术不佳也有关系)。疝是肌肉筋膜层的分离或薄弱造成的。切口疝也可以变大,有时很大,可以发生绞窄。所以应该早期进行外科修补。

上一篇: 下一篇:临床诊疗技巧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