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期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品种鉴定手册》第7页(1109字)

随着新品种的引种、育成和推广,为了防止品种混杂退化,品种纯度检验的研究日益发展,检验方法不断增加。美国R.H.Porter(波特)(1944)编着的《农业和园艺种子品质检验》(Testing the Quality of Seeds for Farm and Garden)中叙述了种子鉴定的一般问题和特殊问题,提出外部形态鉴定法、内部构造检查法、物理化学法(荧光法、苦味酸幼苗反应等)和幼苗检查法,并附有大量种子形态特征的图谱。随后前苏联М.К.Фирсовa(菲尔索娃)(1958)综合了苏联品种纯度检验的有关资料,编写了《种子检验和研究方法》(МЕТОДЫ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И ОЦЕНКИ КАЧАСTВА(ЕМЯН)一书.在该书的第3章种子真实性及品种实验室测定法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种子形态学性状区别法、解剖法、种苗形态学区别法、物理法和化学法,并具体地说明了谷类作物、豆菽类作物、技术作物、十字花科、油料作物、牧草、蔬菜和杂草种子鉴定方法。

【参考文献】:

〔1〕颜启传(1984),作物品种纯度检验的进展,《种子》1984年第2期27-30。

〔2〕(前苏)菲尔索娃(1958),种子检验和研究方法,农业出版社。

〔3〕近藤万太郎(1936),农林种子学(上编),(日)养贤堂。

〔4〕R.H.Porter(1944),Testing the Quality of Seed for Farm and Garden。

〔5〕Oren L.Justice(1972),Essentials of Seed Testing。

〔6〕颜启传(1986),水稻杂交种及其三系种子鉴定技术的进展,种子世界(8):1-2。

〔7〕颜启传等(1989),我国适用的小麦和大麦种子醇溶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品种的标准程序,《种子》(6):55-57。

〔8〕刘长江等(1984),十字花科芸薹属和欧白芥属种子形态及鉴定方法的研究,《种子》(1):27-30。

〔9〕黄亚军等(1985),芸薹属种子的品种鉴定,《种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