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种的分类及形态特征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品种鉴定手册》第252页(1686字)

油菜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芸薹属约有100多种,但栽培的油菜仅为其中的数种。我国栽培的油菜,按其形态学、细胞学及生物学特性,可分为三大类型:

(1)白菜类型(图22-1) 一般称为矮油菜、甜油菜、小油菜、土种油菜或本地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各省,为白菜的变种。植株较矮,一般为45-100cm,叶片薄,淡绿色,叶脉白绿色,中肋显着,绝大多数不具蜡粉。叶片较大,呈大卵圆形,长披针形或匙形。通常不分裂,全缘或呈波状,锯齿或缺刻。茎叶狭长,基部有显着耳状,抱茎而生,无叶柄,花大,直径为15mm左右,淡黄至深黄色,开花时花瓣两侧互相重叠。角果大,细长,横断面扁圆形。种子千粒重2-2.5g。种皮有黄、黑、红、黄褐等色。生育期较短,180-200天,有早、中熟类型。本类型各品种学名皆为B.chinensis,染色体数n=10。

图22-1 白菜型油菜的基叶及茎叶

1.基叶;2.茎叶

(2)芥菜类型(图22-2) 一般称为高油菜、苦油菜、辣油菜或大油菜。主要分布在新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植株高大,达165-200cm以上,分枝多而纤细,叶薄(图22-2),密被刺毛,具有长柄,深绿色或微带蓝色或深紫色,具有明显的羽状缺刻,部分全缘或微现波状叶缘,一般叶缘有明显锯齿,裂片明显。茎叶披针形,有叶柄,全株密被蜡粉或微有蜡粉。花小,直径为7-10mm。开花时花瓣分离,角果圆柱形,瘦小而短,种子小,千粒重1-1.5g,有红、黄褐、黑等色。叶及种子有浓厚辣味。生育期为200-220天,为中、晚熟。因其分枝部位较高,落叶较早,且茎秆纤维化早而坚硬,直立不倒。本类型的学名为B.juncea,染色体数为n=18。

图22-2 芥菜型油菜的基叶及茎叶

1.基叶;2.茎叶

(3)甘蓝类型 我国大面积种植的胜利油菜属于本类型,株高为100-165cm,叶厚,蓝绿色,灰绿或浓绿色。叶脉具有不同程度的紫色或淡绿色,小叶疏生刺毛,成长时完全无毛。大多数茎叶呈矩圆披针形,叶缘有深裂缺刻,顶端裂片大,叶柄长,茎叶稍小,呈狭长披针形,基部有耳状,抱茎而生叶(图22-3)。

图22-3 甘蓝型油菜的基叶及茎叶

1.基叶;2.茎叶茎、叶、角果均被蜡粉,主根发达,有粗大根颈,花较大,直径为15mm左右,淡黄色,少数象牙黄色,开花时花瓣两侧相重叠。角果细长,常与果轴呈直角着生。种子大,千粒重约为3克左右。种子圆形,黑褐色。生育期210-230天,为晚熟类型。本类型品种中胜利油菜、早生朝鲜等品种学名为B.napella,苏联油菜和波兰油菜的学名为B.napus,染色体数n=19。

【参考文献】:

〔1〕浙江农业大学编着(1964),作物栽培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黄亚军等(1986),芸薹属种子品种鉴定的研究,《种子》,1986(2):28-33。

〔3〕刘长江(1984),十字花科芸薹属和欧白芥属种子形态及鉴别方法的研究,《种子》1:26-30。

〔4〕浙江农业大学种子教研组编(1988),种子检验学,浙江农大印刷。

〔5〕(苏)菲尔索娃(1956),种子检验和研究方法,农业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