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水产养殖手册

海参增养殖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水产养殖手册》第391页(3757字)

现全球已发现有海参800多种,我国已有记载的约100余种,但能食用的仅有20余种。就其产量和品质而言,又以仿刺参等7种为主要经济种。

一、我国海参主要经济种类(表22—1)

表22—1 我国海参主要经济种及其产区

二、生态特性(以刺参为例)

刺参多分布在水深20—30m以浅的海区,幼小个体多分布在水深5m以内的近岸区。多栖息于波流静稳、无淡水注入、海藻繁茂的岩礁底和大叶藻(俗称海韭菜Zostera marina)丛生的细沙泥底。生活时最大个体体长可达40cm以上。

摄食方式主要靠其触手不断地扫、耙海底表层的沉积物,其中包含有砂、泥、砾颗粒、贝壳碎片等为主体,也包括混在其中的以硅藻(60余种)为主的浮游植物及海藻碎片。此外,还包含有原生动物、螺类及双壳类的幼贝、桡足类及虾蟹类的蜕皮壳、大叶藻及岩屑和细菌等。刺参的摄食量大并依季节有较大的变动,其摄食率与个体大小无关只与季节有关,即在8月中旬为体壁重的0—10%;12月上旬为5—35%;3月上旬为20—45%。一头体壁重200g的个体年间可摄食13.1kg(15900ml)的饵料。

刺参的生长依地域及饵料的多寡差异较大,现将部分研究者的资料列于表22—2。

表22—2 刺参的生长*

* 体长单位cm,括号内为体重,单位g;

* * 1龄测量结果偏大,大部分学者提出异议;

* * 为放流参苗的观测结果,年龄为满龄,2.5周年体长16.3cm,体重167.3g,最大个体重为300g。刺参的产卵期及产卵盛期依地域不同而有不同。据报道,大连、黄海北部产卵盛期为7月上、中旬至8月中、下旬(水温17—22℃),而渤海区比黄海北部要早15天左右;北戴河为5月中至7月上旬;烟台、威海等地为5月上旬至6月末。日本的北海道为6月下旬至9月上旬。产卵开始的水温为13—17℃,通常为16—17℃。

三、增养殖技术

1.人工育苗工艺流程模式

2.中间育成 为确保海区筏式养殖及放流用的种苗,提高成活率,需将室内当年培育的体长1.0—1.5cm的幼参经中间培育至3cm左右。

场地:以不投饵为条件的中间育成,其场所要设在有机物和浮泥能够较容易地进入,并沉积于育成笼内的泥底内湾。该处必须是风浪小,有机悬浮物较多。

设施:日本采用鲍中间育成笼。其金属框架规格为60×60×30cm,外包网目为1.4mm的网衣(如种苗规格较小,网目可采用0.5—1.0mm)。笼内铺设黑色波纹板,收容密度为300—400头/笼。约经3个月的育成,体长可达30mm左右,成活率可达80—100%。

3.海区筏式养殖 筏式养殖是近年刚刚兴起的事业,技术尚不够完备。

场地选择:养殖设施应设在风浪小,有机质及浮泥较多,不受季节风影响且操作较为方便的内湾。

器材及设施:目前在日本用于养殖的设施为延绳式(浮筏式)。为减少震动多采用吊浮(浮力与绠绳间可有1m左右的吊绳)。用于养殖的器材尚不统一,有长方形的网箱或“珍珠笼”;也有用聚氨基甲酸乙脂制成的圆形筐(为鳗鱼养殖及活鱼运输用的市售品),鱼筐外绑缚坠石以保持其在水底层或在海底的稳定。

在国内,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1988年)采用扇贝中间育成用网箱(70×40×40cm)进行中间育成后,采用具拉链的鲍养成笼或扇贝养成笼进行投饵养殖,即投喂刺参用配合饵料进行筏式养殖。

养殖效果:在日本,经中间育成后的种苗,再经过1年的养殖,平均体长达8.4cm,最大个体达13cm。在养殖过程中应及时进行筛选,分级可加快养殖,生长快的个体可达13—14cm,这样经2—2.5年的养殖可达到商品规格(17—20cm)。

4.池塘养殖 为充分利用对虾养殖池并改善其底质条件。近年,国家海洋局一所在山东威海市双岛湾对虾养殖池或盐水沟底放养幼参获得成功。场地应选择在有机质丰富但污泥不太厚,池底丛生大量水草,并杂以砂砾及碎贝壳的养虾池。放苗前应在池底成行铺设瓦片或其他附着基质,瓦片间造成的空隙以利于幼参栖息。此外,进、排水要方便,冬季不结冰或仅结一层薄冰,水深应在70cm以上。据报道,放养体长5cm以上种苗,可望放养2年达到商品观格。此项事业刚刚起步,目前已在山东、辽宁等地逐步在推广。

5.天然采苗及放流增殖

(1)天然采苗:我国目前尚未开展此项事业,而日本的长崎县大村湾及爱知县的佐久岛等地已开展了此项工作。其方法是:在采苗设施投入之前,对选定区域的亲参数量及分布,浮游幼体的数量变动及分布等进行必要的调查,然后再决定投放采苗器材的时间、数量、水层等。

采苗器通常采用珍珠养殖用的圆笼(直径45cm,网眼孔径3cm),每笼放入5kg牡蛎壳(120—130个贝壳),每吊2笼,吊绳间距为0.75m,绠绳长24m,采苗器投放水层为1—4m,绠绳采用锚缆固定。也有的采用改良的纤维网笼,网笼内放入椰子纤维、旧网衣、牡蛎壳等(爱知县)。

采苗效果,日本大村湾每笼可采到幼参59尾(1978年)和104尾(1979年),至10月末,连同牡蛎壳一同放入增殖区(此时幼参体重为0.78—3.33g/尾)。他们进行经济核算的结果认为,如每笼能采到20尾以上,放流后的回捕率为40%,其效益是明显的。

(2)种苗放流:

放流场的条件:根据刺参的生态特点和生活习性,放流场应选择在避风的内湾或风浪不大的湾口的近岸区。水质清新、盐度适宜且无大量淡水注入、潮流通畅、流速缓慢或具涡流的区域。水深应在10m以内,底质应以礁石、石砾或以细砂为主(含量不少于80%),底质表层有机质丰富,并具较密集的底栖硅藻,如有密集的大叶藻簇生或聚集着其他大型藻类更为适宜。

放流方法及效果:参苗采用水运,水槽盛装密度为10万—20万头/m3水体,途中每隔0.5—1.0h换水一次,运输时参苗预先装入聚乙烯制的纱窗网袋内(网目为0.5mm)。放流时采用梯形网箱(网框用Φ10mm的铁筋焊接。网箱规格上底70cm,下底50cm,高30cm,每箱装苗约5万头),由潜水员将装有参苗的网箱放入预先选定的放流区。网箱放入后可剪开底边(网衣可根据参苗大小选定合适的网目),使参苗自行爬出、逸散。

由于目前尚未解决有效的标志方法,通常可采用对放流区原有刺参资源量及群体组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放流前后的资源量进行估算来检验放流效果。如能选择原来无资源分布或仅有成参分布的特定海区进行参苗的放流,然后跟踪调查放流种群的群体数量变动及其放流群体所形成的特有峰值,进行效果对比检验更为可靠。

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与长海县海洋乡合作,于1985年11月上旬放流平均体长1.8cm的参苗35.3万头。所选定的后大套海区,水深8—11m,海底密生大叶藻,且该区无2龄以下个体。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放流后1.5周年其成活率为55.3%,2.5周年后成活率为49.1%,平均体长16.3cm,平均体重167.3g,最大个体体长20cm,体重300g。参苗移动范围多在直径100m以内。

为进一步提高放流效果,应加强对放流区的管理;在有条件的海区,建造稚、幼参保育场,必要时进行投石、岩礁掘削或爆破,移殖大型藻类,驱除敌害等改善栖息环境条件的技术措施。在移殖种参或投放种苗后,应加强繁殖保护,并做到计划采捕。

(编者:隋锡林 审者:张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