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海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第27页(831字)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rs)属鲽形目,鲆科类,英文名为Turbot。英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工养殖,短期内获得较理想的效益,开创了海水鱼类养殖的新局面。1992年,黄海水产研究所由国外引入中国。

(一)形态特征和分布 体扁平近似圆形,双眼位于身体左侧,有眼侧呈青褐色,具点状黑色素和少量皮刺,无眼侧呈白色。背鳍与臀鳍无硬棘,很长。尾鳍较小。头较小,身体中部肌肉丰硕(图1-16)。内脏团较小,身体可食部分多于牙鲆。

图1-16 大菱鲆

大菱鲆分布于大西洋东侧,欧洲沿岸,自北欧南部直至北非北部均有分布。主要是北海和黑海西部沿岸。

(二)生活习性 大菱鲆为冷温性底层鱼类,栖息于水温较低的泥砂底海区。生活适温为7~22℃,最适为14~17℃。致死高温为29℃左右。致死低温为1~2℃。对盐度耐受范围为12~40。大菱鲆系肉食性鱼类,在自然水域中,幼鱼期摄食甲壳类和多毛类,成鱼期摄食小鱼、小虾等。人工养殖中可摄人工配合饵料。饵料转化率较高。

(三)生长 大菱鲆生长迅速,从黄海水产研究所1992年首次引入中国试养情况看,引进时平均全长5.9厘米,平均体重2.64克,在自然水温下养殖35个月,平均体重接近3千克,年平均增长1千克左右。

(四)繁殖 大菱鲆的性成熟年龄,雄性1龄,雌性2龄。自然成熟期为每年5~8月份。人工培育的亲鱼,在人工控制水温、光照等环境下,1~10月份均可获得成熟卵子。以人工授精方法获得的受精卵,孵出仔鱼后,经70~80天的培育,即可达到全长30毫米,完成着底变态的幼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