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习性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海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第189页(3745字)
(一)扇贝的移动和附着习性 扇贝正常生活时,通常张开双壳,两片外套膜边缘上的触手自然伸展,如果遇到环境不适合,便自行切断足丝,急剧地张闭贝壳,借贝壳闭合的排水力量作短距离移动。其运动过程大体如下:张开双壳,借以引导海水进入外套腔内,然后迅速关闭贝壳,使外套腔内的水从腹缘侧流向前后外套膜缘,成为向背方的强流,从前后耳部的孔间喷出,由于反作用力的作用,所以扇贝能向腹面方向跳跃移动。也有时仅从前耳部的孔隙喷出水流,这时扇贝是向后方斜着移动。这种移动在壳长1厘米左右的幼贝最为活跃,而且水的喷射方向常常改变。扇贝的这种移动习性,决定了养殖扇贝时要用网笼等防止扇贝移动而逃逸。
栉孔扇贝和华贵栉孔扇贝移动之后,很快就能在新的环境中重新分泌足丝,并可牢固地附着在新基质上。这一特点,给养殖过程中的分苗、倒笼等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虽然在稚贝阶段分泌足丝附着,但它们在壳高1厘米以后,分泌足丝的能力逐渐减弱,虾夷扇贝的成贝不再分泌足丝,海湾扇贝的成贝虽偶尔分泌细弱的足丝,但无法附着在基质上。因此,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的成贝,只能在养殖网笼中随风浪滚动,风浪大时还会因贝壳互相咬合而造成死亡。
(二)牡蛎的群聚习性 牡蛎是固着型贝类,除幼虫阶段在海水中营一段时间的浮游生活外,一经固着后终生不再脱离固着物,它的一生只限于用右壳作开壳和闭壳活动,以此进行摄食、呼吸、排泄、繁殖和御敌。
牡蛎有群聚习性,自然栖息或人工养殖的牡蛎,都由各个年龄的个体群聚而生。第二年或第三年繁殖的后代,往往以前一代的贝壳作为固着基质营固着生活,结果在许多自然繁殖的海区,海底逐年堆积起牡蛎的死壳和大量的生活个体,形成群聚的牡蛎堆。由于牡蛎的群聚性,在固着基质上互相堆积,有些仅以其壳顶部占有极小的固着面积,或共同向上、向外伸展贝壳,以适应个体的生长。因此,牡蛎的贝壳大多是不规则的。
(三)蚶的埋栖与活动习性 泥蚶在稚贝阶段是用足丝附着在表层泥砂颗粒上,成贝是用足掘穴而将身体埋入泥中,因蚶科贝类都没有水管,所以埋栖深度较浅。泥蚶只是在涨潮时将身体后端一小部分露出,以壳缘、外套膜和鳃纤毛的运动,形成水流进行水交换,完成呼吸和摄食。由于进排水作用,在滩面形成小孔,孔的周围堆积着粪便等排泄物。在北方,冬季泥蚶埋栖在泥层深处,整日双壳紧闭,处于冬眠状态,直至3~4月间水温回升,泥蚶才爬上滩面进行呼吸和摄食。
泥蚶活动能力较弱,1毫米以上刚附着的蚶苗,在水中做垂直移动,有些稚贝只能分泌粘液拉成一条丝将身体悬挂在水中,个别还会飘浮在水面。2~5毫米的稚贝,垂直运动能力很弱,而平面移动却很活跃,一夜间能爬行数10厘米。成蚶极少作水平移动,只稍作垂直移动,特别是遇到环境不良时,能将整个身体埋入泥层深处,进行躲避。
自然海区的魁蚶稚贝,变态附着时都下降到水深15~20米的海底,附着在海藻碎片、贝壳、碎石等物体上,大约经过1年,壳长达3厘米以上时才潜入泥中营埋栖生活。由于魁蚶稚贝的生活水层比较深,并且稚贝分布不集中。因此,进行自然采苗比较困难。
(四)帘蛤类的活动习性
1.埋栖特点 菲律宾蛤仔、文蛤、缢蛏都是具有水管的埋栖型贝类,其共同特点是用足挖掘泥砂、并把身体埋入底质中营穴居生活。但它们栖息的底质不完全相同,缢蛏栖息在软泥底或泥砂底,文蛤栖息在砂质底,菲律宾蛤仔栖息在砂泥底、砂砾底或泥砂底,介于二者之间。
另外,由于这三种贝类的体型不同,埋栖深度也不同。缢蛏体型长而扁,埋栖较深,其足呈圆盘状、水管发达、贝壳薄。蛤仔、文蛤体型宽短,埋栖较浅,其足呈斧刃状、水管较短、贝壳厚。这种体型的变化也是贝类长期对环境适应的结果,例如,文蛤虽然埋栖浅,但其贝壳厚且两壳能紧闭,可以防御敌害的侵袭;缢蛏虽然贝壳薄、两壳又不能紧闭,但其行动方便、钻穴深,同样可以避免敌害的侵袭。
文蛤的埋栖深度还与个体大小和季节有关。其埋栖深度随个体的增大而增加,一般为壳长的1倍左右。在严冬和酷暑季节,文蛤的埋栖深度较深,可达10~20厘米,正常的文蛤几分钟内就能潜入砂中。有时贝体潜入砂内,但壳的部分边缘还露在外面,潜入砂内后,在滩面上留有漏斗状的凹陷。
2.文蛤的移动习性 文蛤具有随着生长、由中潮区向低潮区或潮下带移动的习性,称为“跑流”。跑流的文蛤一般在壳长1.5厘米以上,壳长3~5厘米的文蛤移动性最强,5厘米以上的文蛤移动性较差,只是在天暖流急的情况下偶有移动。
文蛤的移动有三种方式:
(1)壳长2厘米左右的文蛤,体小而轻,大潮时被潮流冲着向下滚动。
(2)壳长2~5厘米的文蛤,从水管处分泌出无色透明的黏液带,贝体借助黏液带的浮力、悬于水中,贴着滩面顺流而下。这种移动方式一般是在大潮的退潮时开始,移动速度可达每分钟1米左右,有的个体一潮移动距离可达60~70米。
(3)壳长5厘米以上的文蛤,体大而重,分泌黏液少,只能靠足的伸缩在滩上爬行,速度慢、方向不定,1昼夜的移动距离一般不超过2米。
3.缢蛏在洞穴中的升降运动 缢蛏用足在滩涂上掘一个管状孔穴,栖息于洞穴中。洞穴深度随缢蛏个体大小、底质软硬、气候冷暖而不同,冬季缢蛏下潜较深,产卵后和夏季下潜较浅。一般洞穴深度为壳长的5~8倍。
穴居的缢蛏随潮水的涨落,在洞穴中作升降运动。涨潮时依靠足的伸缩弹压和贝壳的闭合,把外套腔内的海水从足孔喷出、从而上升至穴顶。然后松弛闭壳肌,张开两壳紧靠穴壁,把身体停靠在穴顶,伸出进、出水管至穴口,摄取饵料和排泄废物。
退潮或遇敌害生物侵袭时,缢蛏收缩闭壳肌,两壳闭合,或靠足的伸缩,使贝体迅速下降。每个缢蛏都有自己的洞穴,穴口由进、出水管形成2个孔,从2孔大小和孔间距可推测出蛏体的大小和肥瘦,体肥壮者两孔明显,一般壳长为2孔间距的2.5~3倍。
(五)鲍的活动习性
1.匍匐习性 鲍营匍匐生活,正常生活时头触角和外套触手充分伸展,靠近呼水孔的外套触手从孔中伸出,起感觉作用。鲍靠宽大的足部,在岩礁、石缝中爬行运动,并能吸附在岩石之上。鲍的吸附力很大,一个壳长15厘米的鲍,充分吸附后,需用100千克的力才能拔掉,所以在采捕时应趁其不备迅速取下。当受到惊动或遭敌害袭击时,鲍能迅速收缩头触角和外套触手,将足面紧贴在岩石上,借贝壳的保护,抵御敌害的侵袭。
2.活动习性 鲍具有昼伏夜出的特点,在一昼夜中很明显地是以夜间活动为主。鲍的摄食量、消化率、运动距离和速度、呼吸强度均以夜间为大,白天只在涨落潮时稍作移动。观察西氏鲍和盘鲍在水族箱中的活动情况,都是在日落后开始索饵,日出后运动到一定位置安定下来,其匍匐距离、运动方向、摄食时间、摄食数量没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个体,甚至同一个体,也很难确定运动的一定规律,运动速度和距离也有很大差别。自然海区生活的鲍,夜间进行索饵活动后,黎明前不一定回到原来的位置上。不同种的鲍对不同种藻类的摄食和选择能力是很强的,首先摄食它爱吃的种类,在饥饿状态和生活在被动摄食条件下的鲍,对饵料的反应十分敏感,白天黑夜都进行索饵活动。因此,鲍的活动习性直接受饵料种类和数量以及日周期、光线、水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鲍的移动速度很快,1分钟可爬行50~80厘米,移动距离与时间有密切关系。据观察,杂色鲍的幼贝在水槽中的活动是有规律的,一昼夜有两个活动高峰,大致从夜间20时到凌晨3时为中心,很多幼鲍匍匐到水槽的壁面和水中的石面上。从解剖自然海区杂色鲍的胃含物来看,摄食时间也多半是从夜间到凌晨。
鲍有明显的季节性移动,随着水温高低而上下移动,冬春季水温最低时向深水移动,初夏水温回升后便逐渐向浅水移动,盛夏表层水温最高时,又向深外移动,秋末冬初水温有所下降时,又移向浅处。鲍在生活条件较好和饵料比较丰富的条件下,移动性不大,幼鲍和老鲍定居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