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纤维的细胞壁结构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常用非木材纤维碱法制浆实用手册》第31页(1202字)
图2-3-14及图2-3-15为花竹纤维的两幅超薄切片图。试样经过高锰酸钾染色,以标记木质素在细胞壁中的分布部位。染色越深,表示木质素密度越大,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表明,竹纤维主要存在两种细胞壁形态,其中一部分纤维,细胞壁成多层结构,由宽层与窄层交替组合而成(图2-3-14),宽层与窄层各约4~5层,宽层显色较浅,表明木质素密度较低,在两宽层之间的窄层,显色较深,即木质素密度较宽层高。竹纤维壁上的纹孔远较针叶木稀少,并且纹孔口较小,因而煮浆时的药液渗透较针叶木慢。纹孔形状多呈锥形,在纤维外壁一侧孔口较大,靠细胞腔一侧孔口变小,(图2-3-14)。另外在针叶木中木质素密度最大的部位是细胞角隅区,而在竹子中细胞角隅区常成空位,尤其是在薄壁细胞之间空位较多。多层结构类型的纤维主要存在于维管束的周边部位,约占纤维总数的1/2左右。另一种纤维如图2-3-15所示,纤维细胞壁很厚,胞腔狭小,纤维次生壁内层主要由两个宽层组成,并且外部的宽层较内宽层宽得多。从观察高锰酸钾染色切片的现象来看,这种纤维较前一种多层结构类型的纤维色浅,即木化程度较低,它们多存在于维管束组织的纤维群体中部。
图2-3-14 花竹纤维横切面
图2-3-15 花竹纤维横切面 TEM×6000
用预投影复型法制样,观察不同打浆度的竹纤维表面结构及微纤维走向,结果表明:竹纤维的初生壁及次生壁外层与木材纤维一样,即微纤维分别在初生壁为网状排列,在次生壁外层,则以近于垂直于纤维轴的方向缠绕在纤维轴的方向缠绕在纤维壁上。而且次生壁的内层是细胞壁的主要部分,约占整个壁层厚度的90%。但与木材纤维不同,对于具有多层结构的竹纤维,宽层和窄层各具有不同的微纤维走向。窄层走向与次生壁外层近似,微纤维为近横向的螺旋形排列,宽层微纤维与一般植物纤维者相似,为近轴向的螺旋形排列,与纤维轴形成的30°的交角,在打浆过程中,由于纤维受到牵拉力的作用,这个角度随打浆度的增加有逐渐变小的趋势。
竹细胞壁结构,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薄壁细胞的壁并不很薄,而且多数都呈多层结构,也由宽窄不同的数个壁层组成。图2-3-14为花竹几个细胞的横切面,图的右边为两根多层纤维的端部,首尾相接,表明各壁层在纤维端部仍各自成体系,形成若干锥形的梯状结构。图的左边为首尾相接的两个薄壁细胞,胞壁呈明显的多层结构,一般具有2~3个宽层及2~3个窄层,由于这种结构上的特殊性,竹薄壁细胞在打浆过程中不像其他禾草类造纸原料,打浆时薄壁细胞容易破碎,竹浆即使在高打浆度90°SR的情况下,薄壁细胞仍很完整,但细胞壁已有明显的膨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