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芹斑枯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菜田常用农药使用手册》第184页(691字)

斑枯病为西芹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保护地、露地均发生。一般病株率20%~30%,一定程度影响产品质量。严重地块或棚室,发病率均达80%以上,显着影响产量和品质。

1.病害识别 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和茎部。叶片发病可产生两种类型病斑,早期症状相似,初为浅褐色油渍状小点,后发展成黄褐至灰褐色坏死斑。大斑型病斑,一般较大,多近圆形,直径4~15毫米,边缘多为墨绿色,病斑上较均匀散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小斑型病斑边缘多有一黄色晕环,形状不规则,多小于5毫米,其上产生紫红至锈褐色分布不均匀小粒点。叶柄和茎部染病,多形成梭形褐色坏死斑,略凹陷至显着凹陷,边缘常呈浸润状,病部散生黑色小点,大小斑型仅表现斑的大小不同。病害严重时,植株表面病斑密布,短时期内即坏死枯萎。通常在较寒冷季节或北方地区小斑型较多,较温暖或南方菜区大斑型较普遍。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多果定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利得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采用常温烟雾施药防治7~10天防治1次,视病情连续防治1~3次。保护地选用5%百菌清粉尘剂,或6.5%甲霉灵粉尘剂或上述药剂粉尘剂每公顷15千克,喷粉,防治效果更理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