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早期落叶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0页(4352字)

苹果早期落叶病,主要包括褐斑病、灰斑病、圆斑病、轮斑病(大星病)和斑点病。前四种病害在黑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安徽、江苏和浙江等省都有分布,褐斑病除分布在上述省份外,湖北、云南、贵州等省也有发生,在我国南部苹果产区为害严重。斑点病自20世纪80年代(1)初期开始报道,目前已成为渤海湾和黄河故道苹果产区的重要病害,其他果区的感病品种也日趋严重。

苹果树受害后,造成早期落叶,削弱树势,落叶多的果树,果实不能正常发育,也容易引起早期落果,产量损失严重。

褐斑病菌除为害苹果外,还能侵害沙果、海棠、山定子等。灰斑病菌和轮斑病菌除为害苹果外,还能侵害梨树。

【症状】:

(1)褐斑病 褐斑病又称绿缘褐斑病,主要为害苹果树的叶片,有时果实亦能受害。病斑褐色,边缘绿色不整齐。病斑有三种类型:

①同心轮纹型 叶片发病初期,在正面出现黄褐色小点,渐扩大为圆形,中心暗褐色,四周黄色,病斑周围有绿色晕圈,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点,呈同心轮纹状。叶背为暗褐色,四周浅褐色,无明显边缘。

②针芒型 病斑小,似针芒放射状向外扩展,无一定边缘。但数量较多,常遍布整个叶片。后期叶片渐黄,病斑周围及背部仍保持绿褐色。

③混合型 病斑很大,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其上亦有小黑粒点,但呈不太明显的同心轮纹状。病斑暗褐色,后期病斑中央为灰白色,但边缘有的仍呈绿色。三种类型的共同特点是后期病部中央为黄褐色,但周围仍然保持绿色晕圈,病斑外围变黄,病叶易早期脱落,尤其在风雨之后病叶常大量脱落。

果实发病时,先出现淡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为6~12毫米。病斑褐色,凹陷,表面有黑色小粒点。发病部位果肉褐色,坏死组织不深,呈海绵状干腐。

(2)灰斑病 灰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枝条、叶柄及果实。叶片上的病斑,因叶片发育程度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嫩叶上,病斑初期为黄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褐色病斑,后期转变为银灰色。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晰,表面有光泽,散生稀疏的黑色小粒点即分生孢子器。

果实染病,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微下陷。有时,病斑四周有深红色晕圈,病斑中部散生微细小粒点即分生孢子器。

(3)圆斑病 圆斑病为害苹果的枝、叶及果实。叶片上病斑圆形、褐色,边缘清晰。病健部交界处为紫褐色。病斑中有一道紫褐色、圆圈状环纹。病斑中心一般只有一个小黑粒点即分生孢子器。叶柄受害,产生卵圆形、暗褐色、凹陷的病斑。果实受害,果面先出现暗褐色、突起的圆形小斑,扩大后可达6毫米以上,边缘不规则。病斑中部散生黑色小粒点。

(4)轮斑病 轮斑病的病斑较大,圆形或半圆形,边缘清晰整齐,暗褐色,有明显的轮纹。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黑色霉状物。轮斑病有时也为害果实,病斑在成熟后出现,暗黑色,最后果实中心软化腐烂。

(5)斑点病 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特别是展叶20天内的幼嫩叶片,也能为害叶柄、嫩枝和果实。叶片染病后,刚开始为褐色小点,渐渐病斑直径扩大为5~6毫米,红褐色,边缘紫褐色。病斑中心往往有一深色小点或呈同心轮纹状。天气潮湿时,病部正反面均可见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发病中后期,有的病斑可扩大为不规则形,有的病斑部分或全部呈灰白色,其上散生多个小黑点(为二次寄生菌),有的病斑破裂或穿孔。高温多雨季节,病斑扩展迅速,成为不规则形大斑,其后焦枯脱落。秋梢的嫩叶染病最重,叶片上可发生数十个或上百个大小不同的病斑,多数病斑连缀在一起。

夏秋季节,病菌可侵染叶柄,发病后产生暗褐色椭圆形凹陷斑,直径3~5毫米,病叶随即脱落或从叶柄病斑处折断。枝条发病,徒长枝或内膛一年生枝容易受害,染病的皮孔突起,芽周变黑,凹陷坏死,边缘开裂。

幼果受害多表现为黑点型、疮痂型、斑点型、黑点褐变型等四种症状,其中斑点型最常见。贮藏期病斑扩大或腐烂缓慢,遇高温时,病果往往易受二次寄生菌侵染而促使果实腐败。

【病原】:

(1)褐斑病 Marssoninacoronaria(Ell.et Davis)Davis,属于半知菌亚门,有性阶段为 L)iplocarpon mali Harada et Sawarmura,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时代产生菌索,多分枝,穿行于表皮下,交叉点上方着生分生孢子盘,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梗栅状排列,无色,单细胞,棍棒状,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双细胞,中间缢缩,上胞较大而圆,下胞较窄而尖,大小为13.2~18微米×7.2~8.4微米,内含2~4个油球,有时也能见到单孢的分生孢子。有性阶段的子囊盘肉质,钵状,大小为105~200微米×80~125微米。子囊阔棍棒状,有遮盖,大小为40~49微米×12~14微米。子囊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香蕉形,一端稍弯曲,通常有一隔膜,大小为24~30微米×5~6微米(图1-5)。

图1-5 苹果褐斑病菌

1.分生孢子盘 2.分生孢子

(2)灰斑病 Phyllosticta pirina Sacc.,属于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器埋生于表皮下,球形或扁球形,直径96~168微米,上端有一孔口,深褐色,分生孢子无色,单细胞,卵形或椭圆形,大小为3.4~6.9微米×2.4~4.5微米,一般为6.2微米×3.2微米。

(3)圆斑病 Phyllosticta solitaria Ellis et Ev.,属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器球形,有喙孔,直径60~166微米。分生孢子单细胞,无色,大小为7~11微米×6~8.5微米。

(4)轮斑病 Alternaria mali Roberts,属于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成束状,暗褐色,弯曲,多胞,大小为16.8~65微米×4.8~5.2微米。分生孢子顶生,短棒槌形,暗褐色,有2~5个横隔,1~3个纵隔,有短柄,大小为36~46微米×9~13.7微米(图1-6)。

图1-6 苹果轮斑病菌

1.分生孢子梗 2.分生孢子

(5)斑点病 病原物是轮斑病菌的强毒菌系,对苹果叶片具有极强的致病力。

【发病规律】:

褐斑病、灰斑病、轮斑病及斑点病主要以菌丝体在落叶上越冬,也可以在其他被害部位(枝、果等)越冬;灰斑病还能以分生孢子器在落叶或枝梢上越冬;圆斑病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枝内越冬;褐斑病也可以子囊盘在病斑上越冬。4~5月多雨时地面上的落叶湿润后,可产生大量的孢子,通过风雨传播。

雨水及多雾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春旱年份发病晚而轻,有些地区降雨少,但雾露重,发病也重。苹果早期落叶病一般在5、6月间开始发病,7~8月进入发病高峰期。褐斑病潜育期最短3天,最长31天,5月侵染的病原物潜育期长,6月开始缩短,7、8月间最短。

树势强弱对病情影响很大,强树病轻,弱树病重;幼树病轻,结果树病重;土层厚的果园病轻,土层薄的果园病重;地下水位太高病重;树冠内膛比外围病重,树冠下部比顶部病重;遭受其他病虫为害及药害等,发病也较重。

苹果品种间的感病性也有差异。褐斑病以红玉、金冠、红星等易感病,祝光、国光等发病较轻。灰斑病以青香蕉、印度、元帅等易感病,金冠、国光、秋花皮等次之,伏花皮、祝光等较为抗病。轮斑病以倭锦、红玉等易染病,危光、冠等较抗病。圆斑病以红玉、倭锦、国光等易感病,祝光、红香蕉等发病较轻。斑点病以红星、印度、青香蕉等为高感品种,金冠、国光等发病较轻。

【防治方法】:

(1)选栽抗病品种 如斑点落叶病,栽富士系、元帅系和乔纳金等品种发病较轻。

(2)清洁田园 秋、冬季清扫果园内落叶,结合修剪清除树上所残留的病枝、病叶,集中制作沤肥或烧毁。

(3)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同时加强其病虫害的防治,使果树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做好果园的排水工作,降低果园湿度,减少发病。

(4)药剂防治 根据病害种类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决定打药次数及时间。如辽宁在7月上旬和8月上旬,喷2次药;河北从5月中旬左右开始,喷3~4次药;黄河故道在5月上旬、6月上旬和7月上旬喷3次药;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喷药。第一次喷药通常在发病前半个月进行。

防治苹果早期落叶病常用的药剂有波尔多液(1∶2∶200),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风光霉素50~100国际单位,80%大生M-45600~800倍液,5%安索菌毒清600倍液,10%安宝丽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此外也可用50%扑海因(1000~1500倍液)和敌菌酮防治斑点病,效果很好。波尔多液药效时间长,防治效果好,但有些品种,在幼果期喷用,果实上易产生果锈,应注意改用其他药剂。

上一篇:苹果炭疽病 下一篇:苹果白粉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