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象与美容医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美容医学临床手册》第28页(2249字)
【体象的概念】
自从P.Schilder于1932年首次介绍了体象的概念,他的定义实际上对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人类学家和哲学家是一个挑战。他的影响导致了不同的分支,使体象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深奥的描述。例如,与体象经常替换使用的术语有身体意念(body concept)、身体知觉(body percept)、身体图式(body schema)、身体自我体验(body ego)以及身体轮廓(body boundaries)等。这样多的词汇的使用,本身就说明体象的复杂性,尤其是体象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心理问题,而且还是一个跨文化的心理学现象,同时也证明人类在认识自身方面达成共识并不容易。不管体象一词怎样被引申,在基本概念方面还是可以形成一致的看法。
体象(body image)也称身体意象、自象、身象等,是人们对自己身体的心理感受,是对自己身体的姿态和感觉的总和,简言之,是个体对自己身体所给予美丑、强弱等主观评价。这是典型意义上的体象,或者说是狭义的体象概念。有人还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了体象这一个词语,如将体象从对形态的审美价值评价,扩大到与身体有关的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即有身体动作、姿势、面部表情等起表达情感和交流作用的非语言系统等。
【体象与美容医学】
体象是美容心理学的一个核心问题,自然也是美容医学的一个焦点。体象与美容医学的关系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上概括为以下几点。
1.重塑体象:美容医学的目的
从根本的意义上,与其说美容医学是重塑人体形态,还不如说是重建病人的体象。在西方一些文献中,为了将美容手术与一般的整形重建手术相区别,常用体象治疗(bodyimage treatment)与体象手术(body-image surgery)这些术语。从中我们也可理解美容医学的意义,这不仅是由于不少美容医学受术者存在程度不同的体象困扰和体象障碍,而且也因为体象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的知觉,任何一个要求美容的病人或多或少存在对自身的不满,也就是说或多或少有些体象问题。对这些美容者来说,缺陷不仅仅有生理学外表的根据,也是心理发展过程中多种要素对体象的影响的结果。
2.体象困扰:美容病人的特征
人的美与丑不仅仅在于客观生理形态的存在,还在于自己对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自我的体象。尽管绝大多数人仅仅是为美而去美容的,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人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对自身容貌形体的不满。对这些人与其说是认识到美而美容的,不如说是意识到自身的丑而要求美容的,这就如同想吃饭时往往是饥肠辘辘之时。由此可以推断,相当多的求美者是自惭形秽的人。根据南京铁道医学院与北京黄寺美容外科医院对美容整形病人和普通人体象认知的调查,美容整形病人的体象困扰显然比一般的调查对象多得多。美容整形病人中间存在大量与体象有关的心理问题的结论也被许多报告证明。
3.体象纠正:美容医学的手段
美容医学的目的是为了使病人建立良好的体象,然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单单靠手术刀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许多求美者从根本上说需求美是由于病态的体象,因此,心理医学、精神医学配合美容手术治疗或单独运用于对求美者的治疗均是必要的。
按一般的常规,美容外科医生是不治疗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美容整形病人的。但近年来不少美容整形医生与精神、心理医生合作,开展了手术刀加心理疗法的工作。一些医生根据病人心理异常的具体情况,分别侧重地使用手术或心理治疗,如Ohjimi与精神病学家合作诊治了25名美容整形求术者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将25名具有心理障碍的求美者分为手术与非手术两组,分别采用手术和心理治疗。结果是令人惊奇的,不但手术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非手术组也取得了同样好的效果。不能不令人惊叹,美容手术刀与心理疗法竟然有如此异曲同工的效果。此外,还有些医生,对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病人联合使用手术和心理疗法,如Edgerton报告,他们采用手术-心理疗法治疗了100名体象障碍的求美者,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Arndt等对22名美容受术者术前术后进行了Hay’s评分(由1~9分,分值越大,对容貌缺陷越肯定)与自尊心的心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面部严重缺陷的美容受术者的自我Hay’s评分,术前为6.3,术后2年降至2.7;容貌中度缺陷者的评分,术前为7.3,术后2年降至2.3。与此相伴随的是自尊心的大幅度提高。Arndt采用“Piers-Harris自我概念量表”对受术者进行了术前术后的测定,以100%为最大自尊心,术前面部严重缺陷的受术者自尊评定为49.1%,中度缺陷为23.8%;术后2年的评定是:面部严重缺陷者为79.8%,中度缺陷者为79.1%。这说明美容手术可以有效地改变病人的体象,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