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黑星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21页(4156字)

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俗称黑霉病、雾病、乌码、荞麦皮,是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常造成生产上的重大损失。我国梨产区均有发生,以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及陕西等北方产区发病重;近年来江苏、安徽、浙江、云南、四川等南方产区发病有逐渐加重趋势。梨黑星病引起梨树早期大量落叶,幼果畸形,不能正常膨大,同时病树第二年结果减少。

【症状】:

黑星病能侵染梨树所有的绿色幼嫩组织,如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芽、花序及一年生枝等,以叶片和果实受害最重。

果实从刚落花的幼果到采收期的成熟果均可受害,感病程度与果实成熟度成正相关,近成熟期果实最易受害。果实发病初期产生淡黄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病斑稍凹陷、上长黑霉,后期病斑木栓化,坚硬、凹陷并龟裂。幼果生长受阻碍,变成畸形;果实成长期受害,则在果面生大小不等的圆形黑色病斑,病斑变硬,表面粗糙,果实不畸形。果梗受害,出现黑色椭圆形的凹陷斑,长有黑霉。

叶片以刚展开的幼叶最易感病,展叶后1个月的老叶抗病性很强。叶片受害,刚开始在叶背主、支脉之间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整形的淡黄色斑,不久病斑上沿主脉边缘长出黑色的霉。为害严重时,许多病斑互相愈合,整个叶片的背面布满黑色霉层。叶脉受害,常在中脉上形成长条状的黑色霉斑。叶柄上症状与果梗相似。由于叶柄受害影响水分及养料运输,往往引起早期落叶。

新梢受害,从基部开始逐渐向上产生一层浓密的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霉状物可以向上一直扩展到叶柄甚至叶片基部,病梢上的叶片先变红,再变黄,最后干枯脱落,只留下一个“黑橛”。芽受害,鳞片变黑并产生黑色霉状物,重病芽枯死,不能萌发,周围形成一个黑斑;轻病芽第二年萌发形成病梢,或在鳞片基部形成黑斑。花序受害,在花萼和花梗基部形成黑色病斑,产生黑色霉层,病斑逐渐向叶簇基部发展,导致花序和叶簇萎蔫枯死。

【病原】:

Venturia pirinaAderh.,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时期为 Fusicladium pirinum(Lib.),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病斑上长出的黑霉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暗褐色,散生或丛生,直立或稍弯曲。分生孢子着生于孢子梗的顶端或中部,脱落后留有瘤状的痕迹。分生孢子梗大小为8.0~32.0微米×3.2~6.4微米。分生孢子淡褐色或橄榄色,纺锤形、椭圆形或卵圆形,单细胞,但少数孢子在萌发前可产生一个隔膜。分生孢子大小为8.0~24.0微米×4.8~8.0微米。子囊壳埋藏在落叶的叶肉组织中,成熟后有喙部突出叶表,看上去像小黑点。子囊壳在落叶的正反两面均可形成,但以反面居多,并有成堆聚生的习性。子囊壳圆球形或扁圆球形,颈部较肥短,黑褐色,平均大小为8.6微米×87.1微米,壳壁由2~4层胞壁加厚的细胞组成。子囊棍棒状,聚生于子囊壳的底部,无色透明,大小为37.1~61.8微米×6.2~6.9微米。每个子囊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淡黄绿色或淡黄褐色,像鞋底,双胞,上大下小,大小为11.1~13.6微米×3.7~5.2微米(图2-1)。

图2-1 梨黑星病菌

1.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2.子囊壳 3.子囊 4.子囊孢子

黑星病菌菌丝在5~28℃下均可生长,但以22~23℃最为适宜。分生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0℃,萌发的温度范围为2~30℃,21~23℃最适宜。一般萌发最快要3~5小时。温度愈适合,孢子萌发愈快,温度愈低,萌发所需时间也愈长。新鲜的分生孢子在25℃下经24小时后,萌发率可达95%以上。分生孢子萌发时芽管可从顶端、侧方或中腰部分伸出,但多从孢子中部伸出。分生孢子萌发所需的相对湿度为70%以上,在80%以上萌发率最高,低于50%则不萌发。分生孢子生活力很强,在-8.3~-14℃温度下,3个月后还有一多半能萌发。在自然条件下,残叶上的分生孢子可存活4~7个月。干燥和较低的温度有利分生孢子的存活,可是在湿润的条件下,虽然分生孢子容易死亡,但病菌却大量产生子囊壳,以更换越冬方式来保存菌源,这也是病菌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对环境条件适应的一种表现。

子囊壳形成的数量不仅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因气候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即使在同一年份,同一地区的不同环境下也不一致。影响子囊壳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多与湿度大,其次是较暖和的温度。

分离病菌要以果实上的新鲜病斑为材料,容易成功。病菌菌丝在燕麦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好,但在铃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不良。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腋芽的鳞片内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枝梢病部越冬,或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及未成熟的子囊壳在落叶上越冬。第二年春季一般从新梢基部最先发病,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并成为初侵染来源。通过风雨传播到附近的叶、果上,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即可侵染。病菌侵入的最低日平均气温为8~10℃,最适流行温度是11~20℃。孢子从萌发到侵入梨组织只需5~48小时,经过14~25天潜育期后,表现出症状。以后病叶和病果上又能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陆续造成再次侵染。如阴雨连绵,气温较低,病害发展迅速。晚秋病叶落在地面,菌丝体已遍布全叶,在严寒到达以前,子囊壳就开始在病组织内形成发育,但一直停留在未成熟状态,到第二年春天环境条件好转后,才继续发育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壳多形成于老病斑的边缘,而且只有在潮湿的环境下才能形成。冬季干旱就不易形成子囊壳。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均可作为病菌的初次侵染源,但子囊孢子的侵染力相对较强。

梨黑星病在田间的发生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是落花后至麦收期,病梢出现以及病菌由病梢向幼叶、幼果转移引起幼叶、幼果发病并在幼叶、幼果积累菌量的时期;另一个时期是采收前1~1.5个月,果实接近成熟,是果实对病菌较为敏感的时期。

梨黑星病的发生与气候、品种抗病性等关系密切。降雨早晚,降雨量大小和持续天数是影响病害发展的重要条件。雨季早而持续期长,尤其是5~7月雨量大,日照不足,空气湿度大,容易引起病害的流行。不同品种抗病性有差异,一般以中国梨最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较抗病。发病重的品种有鸭梨、秋白梨、京白梨、黄梨、平梨、安梨、一生梨、光皮梨、花盖梨、麻梨、宝珠梨、海东梨等;其次为砀山白酥梨、莱阳茌梨、红梨、严州雪梨、蒲瓜梨、长十郎、二宫白、黄蜜、八云等;而玻梨、蜜梨、香水梨、西洋梨(如巴梨)等有较强的抗病性。地势低洼、树冠茂密、通风不良、湿度较大的梨园以及树势衰弱的梨树,都易发生黑星病。果园清园工作的好坏和彻底与否,直接影响来年菌源的多寡,对发病轻重也有密切关系。

由于我国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所以梨黑星病在各地发生时期亦不一样。如辽宁、吉林等省,一般在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8月为盛发期;河北省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发病,7~8月雨季为盛发期;浙江省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始发病,梅雨季节为盛发期;云南、广西等省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发病,6~7月间为盛发期。

【防治方法】:

防治梨黑星病必须强调预防为主,把病害控制在未发或初发阶段。根据各地的经验,主要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即处理越冬菌源,减少初侵染来源和防止后期感染,控制病害。

(1)搞好田园卫生 秋末冬初清扫落叶和落果,早春梨树发芽前结合修剪清除病梢、叶片及果实,集中烧毁。在发病初期摘除病梢或病花丛,在东北摘除病梢时期约在5月上中旬;黄河故道产区从4月上中旬起,要经常查看果园,发现病花丛和病梢,及早摘除。

(2)加强果园管理 梨树生长衰弱,易被病菌侵染。因此,要通过增施有机肥料、控制结果量、合理修剪等措施,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3)药剂防治 喷药要抓住麦收前后和采收前两个关键时期。一般年份和地区麦收前要喷3次药,即5月初、5月下旬和6月初;春季多雨年份和地区喷4次药,即4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下旬和6月上旬;春季干旱年份和地区喷2次药,即5月中旬和6月上旬。麦收后(6月下旬)即将进入雨季,为了提高防效,应再喷雾1次。采收前,一般年份应喷药3次,即8月上旬、8月下旬和9月上中旬;后期多雨年份喷药4次,即7月下旬、8月中旬、8月下旬和9月上中旬;后期干旱年份喷药2次,8月中下旬和9月上中旬。实践证明,采收前半个月必须喷药1次,否则前功尽弃。在我国南方梨产区,由于黑星病发生较早,应在梨树接近开花前和落花70%左右各喷1次药,以保护花序、嫩梢和新叶。以后根据降雨情况,每隔15~20天喷药1次,先后共喷4次。常用药剂有:1∶2~3∶200~240波尔多液;30%绿得保杀菌剂(碱式硫酸铜胶悬剂)400~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3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福星乳剂10000倍液;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雪花梨对铜制剂敏感,尽量少用铜制剂或加大稀释倍数。

(4)安全贮藏 入库前要进行严格挑选,杜绝病果入库;果实入库后应采用5℃下的低温贮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