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疮痂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99页(1641字)

桃疮痂病又称黑星病,在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浙江、江苏、安徽、陕西、四川、广西、广东等桃产区均有发生。该病除为害桃树外,还为害杏、李、梅、扁桃、樱桃等多种核果类果树。

【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果实,其次为害叶片和新梢等。果实发病多在果实肩部,先产生暗褐色圆形小点,后期出现黑色痣状斑点,直径约2~3毫米,发病严重时病斑聚合成片;由于病菌扩展仅限于表皮组织,当病组织枯死后,果肉仍可继续生长。因此,病果常发生龟裂。果梗受害,导致果实早期脱落。新梢受害后,出现长圆形、浅褐色、大小为3毫米×6毫米的病斑,后期变为暗褐色,并进一步扩大;发病部位隆起,产生流胶;病健组织界限明显;第二年春天,病斑上长出暗色小绒点状的分生孢子丛。叶片被害,在叶背出现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灰绿色病斑;后期病斑转暗色或紫红色,最后病斑干枯脱落而形成穿孔;病斑较小,很少超过6毫米;在中脉上可形成长条状的暗褐色病斑;发病严重时引起落叶。

【病原】:

Fusicladium carpophilum(Thum)Oud.,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阶段为 Venturia carpophilum Fisner.,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在我国未发现。分生孢子梗不分枝或分枝1次,弯曲,具分隔,暗褐色,大小为48~60微米×4.5微米。分生孢子单生或短链状,椭圆形或瓜子形,单细胞或双细胞,无色或浅橄榄色,大小为12~30微米×4~6微米。子囊孢子在子囊内的排列,上部单列,下部单列或双列,子囊孢子大小为12~16微米×3~4微米。分生孢子在干燥状态下能存活3个月,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10~32℃,最适为27℃。病菌发育温度范围2~32℃,最适温度24~25℃。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枝梢的发病部位越冬,第二年4~5月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分生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可直接穿透寄主表皮的角质层而入侵,通常从叶背面侵入。病菌侵入后,菌丝并不深入寄主组织和细胞内部,只在寄主角质层与表皮细胞的间隙扩展、定殖,并形成束状或垫状菌丝体,其上长出分生孢子梗并突破寄主角质层而外露,然后形成分生孢子。

病菌侵染果实的潜育期较长,约为40~70天,在新梢及叶片上为25~45天。由于潜育期较长,果实上产生的分生孢子,虽可进行再侵染,但对早熟品种来说作用不大,只对晚熟品种才能进行再侵染。

病菌的发生和流行与春季及初夏的温湿度关系密切。枝梢病斑在10℃以上开始形成孢子,最适温度为20~28℃;如果温度适宜,多雨潮湿病害往往发生重。果园低洼、定植过密或树冠郁闭等也能促进病害的发生。

在北方桃区,果实上一般在6月份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南方桃区6~7月为发病盛期。幼果期,因果面茸毛稠密,病菌不易侵染,一般在花瓣脱落6周后的果实才能被侵染。早熟品种一般发病较轻,中晚熟品种发病较重,特别是黄肉桃发病最重。上海水蜜、白凤等易感病,天津桃和肥城桃较抗病。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 结合修剪剪除有病枝梢,集中烧毁,减少菌源。

(2)药剂防治 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落花后半个月开始到6月份,每隔半个月左右喷1次40%福星乳油10000倍液,或30%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2∶200硫酸锌石灰液。生长期的防治,可结合桃褐腐病进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