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白腐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24页(2778字)

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水烂、穗烂,是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北部等地区。我国北方产区一般年份果实损失率在15%~20%,病害流行年份果实损失率可达60%以上。

【症状】:

白腐病主要为害果穗,也为害新梢和叶片。一般先从接近地面的果穗尖端开始发病,在小果梗或穗轴上产生浅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逐渐蔓延到整个果粒,病组织有土腥味。果粒发病,先在基部变淡褐色软腐,迅速致整个果粒变褐腐烂。病穗轴及果粒表面密布灰白色小粒点(分生孢子器),粒点上溢出灰白色黏液(分生孢子),发病部位出现灰白色腐烂,因而得名白腐病。果柄及穗轴干枯皱缩,发病部位以上萎蔫、干枯;严重发病时,全穗腐烂,受震动时病果以及病穗极易脱落,重病园地面落满一层,这也是白腐病发生的重要特点。不脱落的果粒,常失水干缩成有棱角的僵果,悬挂树上,长久不落。白腐病的症状与蔓枯病很相似,但蔓枯病果粒不易脱落,病果上的小粒点为黑色,溢出的黏液灰黑色。

新梢发病,往往出现在受损伤部位,如摘心部位或机械伤口处。从植株基部发出的徒长枝,因组织幼嫩,很易造成伤口,发病率高。病斑开始呈水渍状,淡褐色,不规则,并具有深褐色边缘的腐烂斑。病斑纵横扩展,以纵向扩展较快,逐渐发展成暗褐色、凹陷、不规则形的大斑,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病斑环绕枝蔓一周时,其上部枝、叶由黄变褐,逐渐枯死。发病后期,寄主表皮脱落,肉质部分腐烂解离,病皮呈丝状纵裂与木质部分离,如乱麻状。发病严重时,可使枝梢枯死或折断。

叶片发病,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开始呈水渍状、淡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斑点,逐渐扩大成具有环纹的大斑;后期病斑上着生灰白色小粒点,但以叶背和叶脉两边多;病斑发展末期常常干枯破裂。

【病原】:

Coniothyrium diplodiella(Speg.)Sacc.,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阶段为 Charrinia diplodiella(Speq) Viala et Ravaz.,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在我国未发现。发病部位长出的灰白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壁较厚,灰褐色至暗褐色,大小为118~164微米×91~146微米。分生孢子器底部壳壁凸起呈丘形,其上着生不分枝、无分隔的分生孢子梗,长12~22微米。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单细胞、卵圆形至梨形、一端稍尖的分生孢子,大小为8.9~13.2微米×6.0~6.8微米。分生孢子开始无色,随成熟度的增长而逐渐变为淡褐色,内含1~2个油球。有的病菌还能产生一种小型分生孢子器,产生小型的分生孢子,大小为4~6微米×1.5微米,无色,短棒状,中部膨大(图4-1)。还有一种孢子,不生在孢子器中,而直接产生在无色、分枝、很长的分生孢子梗上(长180~200微米),形态(6~8微米×3~4微米)与分生孢子器内的分生孢子相似。

图4-1 葡萄白腐病菌

1.分生孢子 2.分生孢子器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表和土壤表层越冬;残体腐烂分解后,病菌可在土壤中腐生1~2年。病菌在土壤中的分布,以表土5厘米深的范围内最多,越深病菌数量越少,但30厘米处仍有病菌存在。此外,病菌也能以分生孢子器在树上病果和病梢上越冬。越冬的病菌组织于第二年春季,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靠雨水飞溅而传播,通过伤口侵入,引起初次侵染;以后又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散发后引起再次侵染。

发病时期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有早晚。华东地区一般于6月上中旬开始发病;华北在6月中下旬;东北则在7月份。发病盛期一般都在采收前的雨季,约7~8月。

高温高湿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3~40℃,最适温度为28~30℃。孢子萌发要求95%以上的相对湿度,但在蒸馏水中和相对湿度低于92%以下不能萌发,在葡萄汁液中萌发率高达93.2%,在放有穗梗的蒸馏水中萌发率最高。多雨年份、高湿通风透光不良的果园发病重,雨季来临早发病早,特别在发病季节遇暴风雨或雹害,果梗、果穗受伤,常能导致病害的流行。病害的发生与寄主的生育期关系密切,果实进入着色期和成熟期,其感病程度也逐渐增加。果穗离地面的高度与发病关系密切,一般近地面的果穗先发病。此外,土质黏重,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或地势低洼,杂草丛生的果园发病重。在架式方面,立架式比棚架式病重,双立架比单立架发病重,东西架向又比南北架向发病重。

品种抗病性存在差异,黑香、紫玫瑰香、柳子较抗病;紫玫瑰香、保尔加尔等轻度感病;季米亚特等发病稍重;红玫瑰香、黄玫瑰香、上等玫瑰香、眼、吉姆沙等易感病;巨峰、佳利酿、福尔多、黑赛白利高度感病。

【防治方法】:

(1)彻底清除病原 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剪除病蔓,拣除落地病果;埋土防寒前结合修剪,彻底剪除病穗病蔓,扫除病果病叶,集中烧毁或带出园外集中烧毁。发病前用地膜覆盖地面可以防止地面病菌侵染果穗。

(2)加强栽培管理 多施有机肥,增强树势。通过修剪绑蔓提高结果部位。及时摘心、剪副梢,使枝叶间通风透光良好,不利病菌蔓延。注意排水,降低湿度,抑制病害。

(3)药剂防治 重病园,可在病害始发期前,地面撒药灭菌,常用药剂为福美双∶硫磺粉:碳酸钙=1∶1∶2,三者混合均匀后,撒施在葡萄园土面,每公顷撒15~30千克。一般要在病害始发期前5~6天开始喷第一次药,以后每隔10~15天喷1次,共喷4~5次。防治白腐病有效药剂有: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多丰农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药时,如果赶上雨季,在药液中加入0.05%皮胶或其他展着剂,以提高药液黏着性。

上一篇:桃树其他病虫害 下一篇:葡萄黑痘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