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树病虫害防治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316页(8381字)

1.柿角斑病 柿树角斑病在我国分布很广,发病严重时,造成柿树早期落叶、落果,对树势和产量影响很大。

【症状】:

角斑病为害柿叶及柿蒂。叶片受害,病斑浅黑色,多角形,上面长有许多黑色绒状小粒点,有明显的黑色边缘。病斑背面褐色或黑褐色,边缘黑色,也长有黑色小粒点,但较正面稀少。病斑大小约2~8毫米。柿蒂染病,病斑发生在蒂的四角,淡褐色至深褐色,边缘黑色或不明显,形状不定,由蒂的尖端向内扩展;病斑两面都可产生黑色绒状小粒点,但背面较多。角斑病发生严重时,采收前1个月大量落叶。落叶后,柿果变软,相继脱落。落果时,病蒂大多残留在树上。早期落叶造成枝条发育不充实,冬季易受冻枯死。

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及新梢,叶部较少发生。果实发病,初期出现针头大小深褐色或黑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为圆形病斑,直径达5毫米以上,病斑凹陷,中部密生略呈轮纹状的灰色至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遇雨或高湿时,分生孢子盘溢出红色黏质的孢子团。病斑深入皮层以下,果肉形成黑色的硬块。一个病果上一般有1~2个病斑,多达10余个,病果提早脱落。新梢染病,初期产生黑色小圆斑,扩大后呈长椭圆形,中部凹陷褐色纵裂,并产生黑色小粒点,潮湿时黑点上涌出粉红色黏质物。病斑长10~20毫米,其下木质部腐朽,病梢极易折断。如果枝条上病斑较大,病斑以上枝条易枯死。

圆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柿蒂。在叶片上,开始产生圆形小斑点,正面浅褐色无明显边缘。稍后病斑转为深褐色,中心色浅,外围有黑色边缘。在病叶变红的过程中,病斑周围出现黄绿色晕环。病斑直径一般2~3毫米,后期在病斑背面出现黑色小粒点。每一叶片上一般有100~200个病斑,最多可出现500多个病斑。发病严重时,病叶在5~7天内即可变红脱落,仅留柿果,接着柿果也逐渐变红、变软,相继大量脱落。柿蒂上病斑圆形,褐色,出现时间晚于叶片,病斑一般也较小。

为害叶、枝梢和果实。嫩叶易受害,开始出现近圆形,黑色的斑点。后扩大,中央褐色至赤褐色,边缘黑色,周围有黄色晕。背面有不太明显的黑色霉状物。果实上病斑圆形,黑色。果蒂萼片上病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中心部稍凹陷。枝梢上病斑梭形,黑色。

为害叶片,造成早期落叶。夏季病斑黑色,秋季老叶上出现典型的白粉状斑,主要在叶背面,后期白粉中产生初黄色后变为黑色的小粒点。

为害叶片,初期病斑不规则形,褐色。以后病斑扩大为多角形,中部色浅,边缘深褐色。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颗粒。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5~7.0毫米,体暗紫褐色。头部黄褐色,有光泽,复眼红褐色。触角丝状,柄节长、稍扁,翅展15~17毫米;前后翅均狭长,披针形,缘毛长,前翅近顶端有一条由前缘斜向外缘的黄色带状纹。后足长,静止时向后方举起。

卵:椭圆形。长约0.5毫米,初为乳白色,后变为粉红色,上有白色短毛。

幼虫:老熟时体长约10毫米,头部黄褐色,体背面有“X”形皱纹,并在中部有一横列毛瘤,各毛瘤上有1根白毛。

蛹:长约7毫米,褐色,稍扁平,气门向外突出(图5-2)。

图5-2 柿蒂虫

1.成虫 2.幼虫 3.卵 4.蛹

成虫:雌蛾体色浅,黄白色。翅展78~93毫米,前翅有不明显的黑色波状横纹4条,外缘有7~8个褐色斑点;中室外缘横脉有“<”形横纹,中部有一黑点。腹末膨大,密被淡黄色毛,末端有由暗棕色和黄棕色毛所组成的毛垫。雄蛾体瘦小,棕褐色,翅展41~54毫米,花纹与雌蛾相同。

卵:球形,灰黄色,孵化前呈紫褐色,上被黄褐色绒毛。

幼虫:体色多变,有黑、黄、灰三色。胴部各体节有6个毛瘤,前后排成纵列,瘤上生毛,以气门下线一列的瘤毛最长,背上2列毛瘤色泽鲜艳,前5对为蓝色,后7对为红色。1龄幼虫刚毛中间具有呈泡状扩大的毛,称为“风帆”,幼虫能借此“风帆”随风扩散。

蛹:纺锤形,暗褐色,被有锈黄色毛丛。

雌成虫:体长1.5毫米,椭圆形,紫红色。体背有圆锥状刺毛,腹部边缘有白色弯曲的细毛状蜡丝。老熟后,虫体包在毛毡状蜡囊中,蜡囊白色,椭圆形,似大米粒,长3毫米,宽2毫米。

卵:长0.3~0.4毫米,椭圆形,表面有白色蜡粉和蜡丝,成堆产在卵囊中。

若虫:长0.5毫米,椭圆形,扁平,紫红色。具短刺状蜡突,形似刺猬。

成虫:体长25毫米,翅展75毫米左右,雄蛾较雌蛾体小。头部黄色,复眼及触角黑褐色。前胸背面黄色,胸背有4个黑斑。前后翅均为白色,上面分布许多黑褐色斑点,外缘部分较密,前翅顶角几乎成黑色。腹部金黄色,背面每节两侧各有1个灰褐色斑纹。腹部各节均有不规则的黑色横纹;足基节黑色,其余各节为灰白色,中足胫节有距1对,后足有距2对。

卵:椭圆形,初产时翠绿色,孵化前变成黑褐色。

幼虫:初孵化幼虫体长2毫米左右,漆黑色,胸部稍膨大。老熟幼虫体长55毫米,头部黄褐色,单眼黑色。胴部第3、4节特别膨大。在膨大的部分两侧有椭圆形黑色眼形纹1对。背线宽大成带状。

蛹:体长25毫米,暗赤褐色,胸背前方两侧各有一耳状突起;其间为一横隆起线所连接,隆起线与胸背中央隆起线相交成“十”字形。

【病原】:

Cercospora kakiEll.Et Ev.,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

Mycosphaerella nawae Hiura et Ikata,属于子囊菌亚门。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

Fusicladium kaki Hori et Yoshsno,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

Phyllactinia kakicola Sowada,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

Pestalozzia diospyri Syd.,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

角斑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蒂及病叶中越冬。第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初次侵染。病蒂能残存在树上2~3年,病菌在病蒂内可以存活3年以上。一般6~7月在越冬病蒂上即可产生大量新的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潜育期为25~38天,8月初开始发病。发病严重时,9月份出现大量落叶、落果。当年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在适宜条件下可进行再侵染。5~8月降雨早、雨日多、雨量大,有利于分生孢子的产生和侵入,发病早而严重,9月下旬至10月初,叶片大多落光,果多变软,不能加工。降雨晚、雨日少、雨量少的年份发病晚而轻,落叶期延迟。幼叶不易受侵染,老叶易受侵染;顶部叶不易受侵染而下部叶易受侵染。渠道边栽培的树或树冠下部及内膛的叶片,一般发病早而严重;而路旁或旱地栽培的树,则发病较轻。病蒂多的树发病早而严重;靠近君迁子树的柿树发病也较严重,君迁子苗木最易感病,能造成严重落叶。

柿圆斑病菌以未成熟的子囊果在病叶上越冬,北方一般于第二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子囊果成熟,形成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风力传播,由气孔侵入,经过60~100天的潜育期,一般到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开始表现症状,9月下旬病斑数量大增,10月上中旬开始大量落叶。一般来说,上一年病叶多,当年6~8月雨水多,发病严重。弱树上病叶变红脱落快而多,壮树上病叶不易变红,脱落慢而少。凡土地条件不良或施肥不足导致树势衰弱,发病往往比较严重。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枝梢病斑中越冬,也可在病果、叶痕和冬芽中越冬,至年初夏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侵害新梢及幼果。病菌可以从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由伤口侵入时,潜育期3~6天;直接侵入时,潜育期6~10天。在北方果区,一般年份枝梢在6月上旬开始发病,雨季为发病盛期,后期秋梢可继续发病。果实多自6月下旬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即可见到病果脱落,直至采收期,果实可不断受害。雨后气温升高,出现发病高峰。夏季多雨年份,该病为害严重。

主要以菌丝体在枝梢及病斑中越冬,有时带病柿蒂也可成为初浸染来源。

病菌以闭囊壳在落叶上越冬。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斑内越冬。

【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或根颈附近土里结茧越冬。越冬幼虫于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盛期在5月中旬。5月下旬第一代幼虫开始为害幼果,老熟后,一部分在果内,另一部分爬至树皮裂缝处结茧化蛹。第一代成虫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羽化,成虫产卵在果梗与果蒂缝隙处,产卵量达10~40粒。卵期5~7天。幼虫孵化后由柿蒂基部蛀入果内。幼虫在果柄处吐丝缠绕,故被害果不易脱落。虫粪堆积在蛀孔处,易于发现。幼虫有转果习性,可为害5个果,老熟后在最后被害果内结茧化蛹。第二代幼虫自8月上旬开始为害,每个幼虫多蛀食1~2个果,被害果变黄、变红、变软,8月中下旬开始大批脱落。8月下旬以后,幼虫陆续老熟越冬。

每年发生1代,以卵块在树皮上、梯田堰缝、石缝中越冬。次年4~5月间孵化,初孵幼虫有群聚性,遇惊吐丝下垂,借风作较远距离传播,至2龄后幼虫白天潜伏在落叶或树皮缝隙内,黄昏后成群上树为害。幼虫共5龄,历时约2个月,6月上中旬老熟后在树上化蛹,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成虫羽化。雄蛾活泼,日间常在林内飞舞,故称“舞毒蛾”。雌蛾不太活动。成虫羽化多在梯田堰缝中或树干上交尾、产卵越冬。

柿毡蚧在北方一年发生4代,以若虫在一年生枝条的基部、3~4年生枝条的粗皮缝及树上残留的柿蒂上越冬。4月中下旬开始出蛰,爬至嫩枝、叶柄及叶背吸食汁液,以后在柿蒂和柿果上固定。5月中下旬发育至成虫,交尾后不久产卵。各代卵孵化期分别为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中下旬、9月下旬。第四代若虫于10月中旬陆续越冬。第二、第三代若虫主要为害叶片,为害后叶片正面有多角形黑斑,叶柄被害后,叶子变黑并畸形,早期脱落。第三、第四代若虫主要为害果实,果实被害后,最初果面形成一个黄绿色小斑,最后变黑,果实软化脱落。

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老熟幼虫喜欢在松软湿润土中化蛹。越冬蛹由5月下旬开始羽化,直至7月中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由6月上旬开始产卵,6月中旬孵化,第二代成虫羽化于7月下旬,第二代幼虫在8月上旬孵化,9月上旬老熟,开始入土化蛹,10月上旬则全部化蛹。

成虫白天静止在树上、岩石上等处,双翅平放,很易发现,晚间9~10时开始活动,这也是羽化最多的时候。成虫有趋光性。雌虫寿命10天,雄虫寿命7天。成虫羽化后,即交尾产卵,每雌产卵220~600粒。卵产在叶背面,呈块状,每块卵约50粒。卵块上无覆盖物,卵期8天。初孵幼虫只食叶肉,老熟幼虫食量大增,昼夜为害。严重为害一般在7月中旬。幼虫期为28天。幼虫老熟后吐丝下垂,入土化蛹。化蛹场所以堰根及树根阴暗的地方较多,阳坡和半阴坡数量少。

【防治方法】:

(1)清除挂在树上的病蒂。在北方柿区,只要彻底摘除柿蒂,即可避免此病成灾。

(2)药剂防治。在北方柿区7月下旬至8月下旬,即落花20~30天,进行药剂防治。药剂可用1∶3~5∶800~600的波尔多液喷1~2次,也可喷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3)避免柿树与君迁子混栽。

(4)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料,改良土壤,促使树势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注意开沟排水,降低果园湿度。

2.柿圆斑病 柿圆斑病俗称柿子烘,在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浙江等省都有分布。发病后造成柿树早期落叶,柿果提早变红、变软并脱落,影响树势。

(1)搞好果园卫生,清除落叶 秋末冬初直至第二年6月,若能彻底清除落叶,集中沤肥或烧毁,可控制该病的为害。清扫落叶,必须大面积进行,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药剂防治 柿树落花后(6月上中旬)即子囊孢子大量飞散以前,喷洒1∶5∶400~6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可大大减轻病情。一般地区,集中喷药1次即可。在重病地区,若能在半月后再喷1~2次,效果将更好。

3.柿炭疽病 柿炭疽病在我国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浙江、广西、台湾等省、自治区均有发生,在山东和广西的局部地区为害严重,造成枝条折断枯死,果实提早脱落。

(1)搞好清园工作 结合冬季修剪,剪除带病枝梢,在柿树生长期中应连续剪除病枝、病果,并拣拾地下落果。加以烧毁或深埋,以减少初侵染来源。

(2)药剂防治 柿树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6月上中旬喷1∶5∶400波尔多液1次,7月中旬及8月上中旬各喷1次1∶3∶3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3)苗木处理 引进苗木时,先去除病苗,并用1∶3∶80波尔多液或20%石灰乳浸苗10分钟,然后定植。

4.柿黑星病

(1)冬季剪除病枝,减少初侵染来源。

(2)药剂防治。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芽后喷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1~2次。

5.柿白粉病

(1)清除落叶,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生长期喷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5∶400波尔多液2~3次。

6.柿叶枯病

参考柿角斑病防治方法。

7.柿蒂虫 柿蒂虫属鳞翅目,举肢蛾科,又名柿举肢蛾、柿突蛾,全国各柿产区均有发生。柿蒂虫因其多从柿蒂部位蛀入而得名,是柿树的重要害虫。被害果早期变黄、变软和脱落,致使小果干枯,大果不能食用,造成严重减产。

(1)刮皮涂泥。冬季刮除树干老粗皮,用胶泥涂刷柿树、黑枣树树干,消灭越冬幼虫。

(2)摘除树上遗留的柿蒂,清除地势残枝落叶,消灭越冬幼虫。

(3)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4)8月初在刮过粗皮的树干上束草把诱杀越冬幼虫。

(5)及时摘除被害果。注意保护天敌姬蜂。

(6)生长期树上喷药。根据虫情调查,在成虫产卵盛期和幼虫孵化初期是防治第一代的关键时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先后喷两次药,间隔7~10天,使用的药剂有:2.5%敌杀死20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20%灭扫利2000倍液;也可用“741”插管烟雾剂在树下熏杀成虫。

(7)在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地面施药,10天后再施一次。药剂有:40%拉硫磷、90%敌百虫、50%杀螟松均用1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2000倍液、20%杀灭菊酯4000倍液等。

8.柿毛虫 柿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又名舞毒蛾,广泛分布于我国柿产区。食性杂,能为害柿、苹果、梨、栗、樱桃等。以幼虫咬食叶片,造成树势减弱,影响产量。

(1)秋季或早春刮除卵块。

(2)幼虫盛发期用石板诱杀幼虫。

(3)羽化盛期在树干和石缝处捕杀成虫和卵块。

(4)喷布50%敌敌畏乳油500~1000倍液。

9.柿毡蚧 柿毡蚧、草履蚧、长绵粉蚧和日本龟蜡蚧均为柿树上常见介壳虫,草履蚧已在梨树害虫部分介绍了,现主要介绍柿毡蚧和日本龟蜡蚧。

柿毡蚧又名柿绵蚧,属同翅目,硕蚧科,在我国柿区均有分布。

(1)严重发生时,在发芽前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柴油乳剂,消灭越冬若虫。

(2)树干涂药。用乐果(或氧化乐果)、柴油(煤油)和水以1∶2∶8的比例涂抹树干,并包扎好。

(3)各代卵孵化盛、末期,喷药杀初孵若虫。药剂种类及浓度:50%对硫磷乳油1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均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10.柿星尺蠖 柿星尺蠖属鳞翅目,尺蠖蛾科,又名柿大头虫。分布于河北、河南、山西等北方省份。主要为害柿树,也可为害黑枣、核桃、苹果和梨等。为害严重时,将柿叶全部吃光,影响树的生长、发育及产量。

(1)晚秋或早春在树下或堰根等处刨蛹。

(2)幼虫发生时,猛力摇晃或敲打树干,幼虫受惊坠落而下,可杀死幼虫。

(3)幼虫发生初期,可喷洒有机磷或菊酯类化学农药,但最好使用生物制剂,如低龄幼虫可喷洒Bt乳油300倍液,高龄幼虫可用核角体病毒制剂(如虫瘟1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