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

出处:按学科分类—生物科学 农业出版社《植物细胞培养手册》第35页(1616字)

近来有些作物也可从离体培养物再生了。目前从长期的培养物再生是一个更加紧迫的问题。虽然可从外植体直接发生器官,在多数情况下,从长期培养物再生是不可能的。未来的重点应放在及设计从长期培养物再生植株的系统。而在过去许多工作的重点是放在研究愈伤组织生长和器官发生所需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上,较少工作注意到植物细胞培养的其它方面。

细胞培养物再生植株的能力看来不只是与培养基中生长调节剂的组成有关。在本文所讨论到的各种因素,在发展植物再生程序时都应考虑到。可能得到植株再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保持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体的方法。如同本评述前面所论及的那样,非整倍体可严重地限制再生能力。因此,以后的研究应强调建立和保持细胞培养物染色体的稳定性。这又有可能扩大从细胞培养物再生的作物种类。

随着从离体培养的细胞培养物再生植株的程序的发展,许多别的细胞和分子的技术将用于改进植物。高等植物的遗传工程将依赖从单个细胞(如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能力。在许多方面原生质体是有用的,如分离突变体、饲喂脂质体包裹起来的DNA,经原生质体融合的体细胞杂交,但这些技术都依赖于从长期培养的细胞或原生质体培养物再生植株的能力。

从细胞培养再生的植株是一个可供利用的遗传变异的新来源。只有当可从细胞培养物有效地再生植株时,这种体细胞发生的变异才能成为有用的变异源。这种变异不仅在从细胞培养物直接再生的植株中存在,而且在原生质体融合产物再生的植株中也很明显。在这一方面,体细胞杂交比有性杂交表现出较大的变异性,而在有性杂交可亲和的种间也是这样。只有那些能从细胞培养物再生植株的作物中才能利用体细胞发生的变异。

与动物细胞相比高等植物细胞和分子遗传的独特点正是有赖于可从细胞培养物再生植株。没有重要农作物的恒定再生,植物细胞培养在农业上的应用将是有限的。

【参考文献】:

〔1〕Evans D.A.,Sharp W.R.and Flick,C.E.1981 Growth and behavior of Cell Cultures:Embryogenesis and Organogenesis.In:Plant Tissue Culture:Methods and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e(T A Thorpe,ed)pp.45—113,Acaoemic Press,New York.

〔2〕DAmato,F.1977 Cytogenetic of differentiation in tissue and cell cultures.In: Plant Cell Tissue,and Organ Culture(J Reinert and Y P S Bajaj,eds)pp.343—357,Springer-verlag,New York.

〔3〕Murashige,T.1974 Plant Propagation through tissue Cultures.Ann.Rev.Plant Physiol.25:135—166.

〔4〕Thorpe,T.A.1980 Organogenesis in Vitro:Structural,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aspects.Int.Rev.Cytol.Suppl.11A: 71一11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