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畸形果和空洞果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13页(1585字)

【释文】:

冬春保护地番茄,由于温度、营养、光照等条件影响,常出现各种畸形果和空洞果,一般采收期越早的病果率越高,严重时达50%以上,降低番茄的商品价值和产量。

1.症状识别 番茄的果实常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双体形(多心室)果、瘤形果、指形果、桃形果、尖形果等畸形果及果面凹陷、有棱角、果皮与果肉胶状物之间有空洞,胶状物质较少,果实膨大不良的空洞果。

2.病因 畸形果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温度、湿度、光照等不良因素及氮、磷、钾使用不当有关。冬季或早春栽培的番茄,在花芽分化前后使用过量的氮肥或磷肥,此时如遇到阴雪天气或受寒潮侵袭,持续6~8℃的低温,会出现畸形果。这是因为花芽分化期由于呼吸所消耗养分减少,营养物质从叶向花的输送增多,碳水化合物在花中累积,使正常生长的花芽养分过剩,形成多心室的畸形果。据报道,在氮、磷、钾三要素中,以氮对番茄畸形果发生影响作用最大,磷次之,钾的作用则相对较小。钾在小于60毫克/升浓度时随着浓度的增加,番茄子房心室增加,而超过60毫克/升再提高钾浓度几乎无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番茄冬春季保护地育苗时如能注意避免施用过高的氮肥,虽遇到低温也能明显减少畸形果的发生;苗期低温和光照不足、植株衰弱、营养物质形成少,花芽分化期营养不足形成少心室的尖顶畸形果。土壤过干、过湿影响花芽发育也可产生畸形果;番茄定植后由于氮肥过剩、水大、夜温过高、光照不足,使光合产物过分地分配到地上部致使植株徒长,生长点上分化的花芽畸形,以后多为畸形果。

心室数量少的早熟品种易产生空洞果。胎座多发育不良,果实无籽,果实的胶状物少;开花前两天使用激素,果实发育速度比未用激素的正常果实快,且促进成熟,但影响胎座发育,导致形成空洞果;光照不足,光合产物减少,向果实内部输送的养分供不应求而形成空洞果;温度超过35℃,且持续时间长,致使受精不良或在高温条件下果实呼吸和代谢作用加快,促使果肉组织的细胞分裂和种子成熟加快,与果实生长不相适应而形成空洞果;需肥料多的大型品种,生长后期营养不能及时供给,碳水化合物积累少,也会出现空洞果;结果期浇水不当,水分过多,引起空洞。

3.防治方法

(1)冬春茬番茄加强苗期保温措施 提倡应用地热线快速育苗,在花芽分化期严格控制适温范围,适当降低夜温,减少养分消耗,白天保持20~25℃,夜间10~15℃,利用温室后内墙贴反光膜增强光照强度,协调秧果矛盾,适时适量通风,不同品种不同的温度管理。如大型品种佳粉15号、双抗2号等品种,苗期要求的温度较高,否则易出现畸形果。开花期要避免35℃以上的高温对受精的影响,促进胎座正常发育,防止形成空洞果。

(2)苗期避免施过量氮肥 适量增施磷、钾肥,一般苗床土中速效氮含量以100~150毫克/升为宜。第二次移植成活后到定植20~25天内,要注意控制苗的生长势,可减少畸形果的形成。

(3)适时定植 不要在地温和气温偏低时定植,防止土壤过干过湿。生长期合理浇水,避免枝叶过于繁茂,使植株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相协调,平衡发展。

(4)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 开花期采用振动授粉促花受精后,再喷15~20毫克/千克浓度的防落素,并及时水肥管理,疏花疏果。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1875~2250克,加尿素3750~4500克,对水750千克喷洒叶片,每隔10天1次,连喷3~4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