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蓟马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44页(2065字)
【释文】:
棕榈蓟马又称瓜蓟马、棕黄蓟马,是危险性害虫。原发生于东南亚,20世纪70年代传到我国台湾,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中传到鹿儿岛,1年后传遍日本,成为保护地蔬菜上最严重的害虫。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东、广西、湖南等省(自治区)有发生。目前湖北、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省、直辖市已有分布。有北上发展的趋势,是保护地蔬菜生产中的潜在危险。
1.寄主与为害 棕榈蓟马主要为害黄瓜、节瓜、甜瓜、冬瓜、丝瓜、西瓜、南瓜、茄子、甜椒、菜豆、豇豆、草莓、十字花科蔬菜等多种蔬菜及锦葵科、蔷薇科的多种植物。野苋菜、婆婆纳、小飞蓬、空心莲子草、酸模、马兰等杂草上也有少量栖息。据慈溪市植保站调查,在未治或失时防治的情况下,茄科蔬菜损失20%~50%,豆科蔬菜损失20%~35%,葫芦科蔬菜损失5%~40%,受害严重的大棚,造成毁棚绝收。成虫和若虫锉吸寄主的嫩梢、嫩叶、花和幼果的汁液。被害的嫩叶、嫩梢缩小变厚。叶片受害后,在叶脉间留下灰色斑,并可连成片,叶片上卷严重时顶叶不能展开,形成“猫耳朵”状,植株矮小,发育不良,或成“无头苗”,似病毒病。黄瓜受害,幼果弯曲畸形,有锉吸状粗糙疤斑。冬瓜被害,瓜蔓嫩梢由黄变黑,不结瓜,或瓜皮皱缩畸形。丝瓜被害,叶片呈现花叶,瓜条粗细不匀,有的颇似鼠尾。
2.形态特征 成虫体细长,长约1毫米,淡黄色乃至橙黄色,头近方形,复眼稍凸出,单眼3个,红色,三角形排列,单眼前鬃1对,位于前单眼之前,单眼间鬃1对,位于单眼三角形连线的外缘,即前单眼的两侧各1根。触角7节,第一至第三节黄色,末端色较浓,第四至第七节褐色,但4~5节基部有时带有黄色。4翅狭长,周缘具长毛。前翅前脉基半部有7根鬃,端半部有3根鬃。前胸盾片后缘角上有2对长鬃,后胸盾片上有1对钟状感觉器,盾片上的刻纹为纵向线条纹,不形成网目状。腹部第八节背片的后缘,雌雄两性均有发达的栉齿状突起(或称“梳”)。雄虫腹部第三至第七节腹片上各有1个腹腺域(或称雄性腺域),呈横条斑状。棕榈蓟马与瓜亮蓟马形态相似,其区别如图2-28。卵长椭圆形,黄白色,长约0.2毫米,在被害叶的针点状白色卵痕内。卵孵化后卵痕为黄褐色。若虫黄白色,复眼红色。初孵幼虫极微细,体白色,1~2龄若虫无翅芽,体色由白转黄,3龄若虫(预蛹)有翅芽,4龄若虫(伪蛹),体色金黄,不取食。
图2-28 两种蓟马的形态特征比较
1.棕榈蓟马头及前胸背面 2.棕榈蓟马后胸背面(a.示钟形感觉器) 3.亮蓟马头及前胸背面 4.亮蓟马后胸背面 5.棕榈蓟马雄虫腹部第Ⅲ~Ⅷ节腹面(b.示腹腺域)
3.生活习性 广东一年20多代,周年繁殖,3~10月为害瓜类和茄果类蔬菜,秋季发生为害重。慈溪市有棚室条件下年13~16代,年发生3个为害高峰,3月为第一个高峰,主要为害大棚茄子、黄瓜等;第二个高峰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主要为害露地丝瓜、冬瓜、西瓜、黄瓜、茄子等;第三个高峰为9~10月,主要为害反季节栽培的秋大豆、秋菜豆、秋黄瓜等。成虫活泼,善飞,畏光,喜蓝色,多在节瓜嫩梢或幼瓜毛丝中取食,部分在叶背为害。以孤雌生殖为主,偶有两性生殖。卵散产于叶肉组织内,3龄末期幼虫停止取食,落入表土“化蛹”。发育适宜温度为15~32℃,土壤含水量8%~18%为最适,“化蛹”和羽化率都高。卵期2~9天,每雌产卵60~100粒,若虫期3~11天,“蛹期”3~12天,成虫寿命20~50天。
4.防治方法
(1)清洁田园 清除田间残株、杂草,消灭虫源。用营养土方育苗,栽培时用地膜覆盖,减少出土成虫为害。
(2)棚室悬挂蓝色板诱杀 每10米左右挂一块板,诱杀色板挂在略高于蔬菜10~20厘米处,以减少成虫产卵为害。
(3)以紫外线隔断膜作棚膜 可有效地防除棕榈蓟马,日本推广此法,不仅防虫还可防治菌核病、灰霉病。
(4)药剂防治 棚室黄瓜或茄子定20~50株,每株查上、中、下3张叶片,每5天查1次,记录成若虫数量。当成虫达到高峰时,结合棚室内温度5~10天内进行防治,或每株若虫量3~5头时进行防治。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公顷300~750克,对水喷雾,防效可达91.4%~100%,或17.5%蚜螨净可湿性粉剂每公顷300克,防效90%以上,或80%巴丹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6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