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种的来源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淡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第209页(1645字)

鳝种的来源是养殖黄鳝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鳝种有下列几种来源。

(一)直接从野外捕捉 每年4~10月可在稻田和浅水沟渠中用鳝笼捕捉,特别是闷热天气或雷雨后出来活动的黄鳝更多,晚间多于白天。可于傍晚9:00~10:00,将鳝笼放在黄鳝活动处,当黄鳝出来觅食时,误入鳝笼,因鳝笼编有倒刺,进去后就难以出来。黎明时将鳝笼收回,将个体大的出售,小的用作鳝种。这种方法捕得的鳝种,体健无伤,饲养成活率高。另一种方法是晚上点灯照明,沿田埂渠沟边巡视,发现出来觅食的鳝,用捕鳝夹捕捉或徒手捕捉(中指和无名指配合)。捕捉时尽可能不损伤作鳝种的个体。捕得的鳝种如不能立即放养,可先放在盛有少量水的容器中暂养,每天换水1次,天热时每天换水2~3次。

(二)市场采购 在市场上采购鳝种,要选择健壮无伤的黄鳝。用钩钓来的黄鳝,咽喉部有内伤或体表有损伤,易生水霉病,有的不吃食,成活率低,均不能用作鳝种。体色发白无光泽、瘦弱的黄鳝也不能用作鳝种。一般可将鳝种分为三种:第一种体色黄并杂有大斑点,这种鳝种长得快;第二种体色青黄,这种鳝种生长一般;第三种体色灰,斑点细密,则生长不快。三种鳝种应分开饲养。每千克鳝种生产成鳝的增肉倍数是:第一种为1∶5~6;第二种为1∶3~4;第三种为1∶1~2。鳝种的大小最好是每千克为30~50尾,规格太小,成活率低,当年还不能上市;规格太大,增肉倍数低,单位净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

(三)半人工繁殖的苗种培育 每年年底,从人工养成的黄鳝中,选择体格健壮、尾重100~200克、体色黄而有光泽的个体,集中在富含有机质壤土的池中越冬,待翌年春季自然产卵繁殖。当池中水温15℃以上时,要加强对这批鳝鱼投饲饲养。在繁殖期要密切注意产出的卵和孵化的鳝苗,发现卵可取出单独孵化,发现苗也要及时捞出按不同规格分池放养,以防大吃小、相互残食。培育池内可先用粪等有机肥培育出浮游动物,然后将鳝苗放入,让鳝苗靠吃浮游动物生长。如浮游动物不足,可辅助投喂一些煮熟的蛋黄浆。幼鳝一经开食,即逐渐分散活动。收集幼鳝,可在黄鳝生活水域中预先用粪、粪、粪拌和泥土,在水中做成块状分布的肥水区,肥水区可长出许多丝蚯蚓,开食后的幼鳝会自动钻入这些肥水觅食,此时可用小抄网捕捉,放入幼鳝培育池中培育。在培育池中幼鳝长至3~5厘米时,即可投喂切得很细碎的蚯蚓、小杂鱼和蚌肉等。人工培育的鳝种,在培育成鳝时一般不用驯饲,吃食生长都较野生鳝种为好。

若采集自然产的黄鳝卵,则应在有黄鳝出没的水稻田的深水区采集。收集时间一般在雷雨后的傍晚或凌晨,在长江中下游为5~9月。黄鳝产卵前,雌鳝先吐泡沫堆巢,俗称做沫黄鳝。见到泡沫,意味着雌鳝即将产卵,一旦卵产出,即可捞取,移到专门培育池中孵化。

(四)全人工繁殖的苗种培育 即将由人工繁殖的鳝苗加以人工培育。

鳝苗培育池宜选用小型水泥池,池深30~40厘米,上沿要高出地面20厘米以上,以防雨水漫池造成逃苗。水池应设进、排水口,并用塑料网布罩住。水池面积一般不超过10米2。池底加土5厘米左右。每平方米加牛粪或猪粪0.5~1千克,水深10~20厘米,最好引殖丝蚯蚓入池,池面放养根须丰富的水葫芦。出膜后5~7天的鳝苗即可入池培育,每平方米放鳝苗100~200尾。开口饲料最好用丝蚯蚓,也可喂浮游动物,或用碎鱼肉等动物性饲料。黄鳝有自相残食习性,放养时切忌大小混养。平时注意水质管理,经常加注新水。经1个月饲养,幼鳝一般可长至8厘米左右。到年底每平方米可出幼鳝100尾左右,每尾体长可达15厘米、体重3克左右,这时即可转入成鳝池饲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