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中暑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实用补液手册》第424页(1293字)

【概念】

产褥中暑(puerperal heat stroke)指在产褥期因高温环境,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的急性热病。

【诊断要点】

(1)中暑先兆:表现为口渴、多汗、心悸、恶心、胸闷、四肢无力。

(2)轻度中暑:产妇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脉搏加快、呼吸急促、痱子布满全身。

(3)重度中暑:体温达41~42℃,呈稽留热型,可出现谵妄、抽搐、昏迷。查体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皮肤干燥无汗、瞳孔缩小、反射减弱。病情严重者若不及时抢救,数小时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治疗原则】

立即改变高温和不通气环境,迅速有效地降温。及时纠正酸中毒及休克状态,补充水分和氯化钠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预防感染。

【补液及治疗】

1.一般治疗 应将患者置于阴冷通风处,用冷水、乙醇等快速物理降温。

2.纠正脑水肿 用20%甘露醇250ml,半小时内快速静滴,必要时每6~8h用1次。

3.药物降温①4℃的5% GS 1000~1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②盐酸氯丙嗪(冬眠灵)25~50mg加在5% GS 500ml中静脉滴注,1~2h滴完,4~6h可重复1次。

注意:①应用药物降温,氯丙嗪最为常用,其主要作用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扩张血管,加速散热、松弛肌肉、减少震颤、降低器官的代谢和氧消耗量,防止身体产热过多。用药后出现血压下降时,停用氯丙嗪改用地塞米松。②紧急时也可使用盐酸氯丙嗪加盐酸异丙嗪各25mg溶于5%葡萄糖盐水中静脉滴注。③体温降至38℃时应停止降温处理。

4.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24h内补液总量控制在2000~3000ml之间,注意补充钾盐、钠盐及维生素等。常用复方林格液500ml加维生素C注射液2~5g,维生素B6注射液200mg及10%氯化钾注射液1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根据血CO2CP值适当补充5%碳酸氢钠溶液以纠正酸中毒。

5.强心及利尿治疗 在补液的基础上适当根据病情使用强心药物(如毛花甙C)和利尿剂(如呋塞米)。

6.预防感染 可应用青霉素4000000万单位溶于生理盐水200ml中,每日2次,静脉滴注。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可应用头孢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