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体液代谢的特点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实用补液手册》第451页(3176字)

一、新陈代谢旺盛,需水量增多

1.小儿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

与成人相比,小儿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对水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比成人大。小儿年龄愈小,生长发育愈快,需水量愈多。一旦水分供应不足或患病时丢失过多,很容易发生水和电解质代谢的紊乱(脱水、酸中毒)。

小儿每日生理需水量28~35ml/100kJ或80~120ml/(kg·d),维持基础代谢需水量为60~90ml/(kg·d)。

2.小儿的体液总量,年龄愈小相对愈多 新生儿体液约占体重的75%,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到成人时约占体重的60%。但由于小儿体重的绝对值低,因此若婴儿丢失500ml水时可有脱水症状,而成人则无任何影响。

肥胖小儿由于脂肪量多,可占体重的35%~40%,而且脂肪含水量少,所以肥胖儿体液总量比瘦小儿少。两个同样体重8kg的婴儿,发生脱水时,肥胖婴儿丢失体液量多,脱水症状重。

3.小儿细胞外液相对量增多

新生儿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45%,婴幼儿约占30%,而成人只有15%。营养不良的婴幼儿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50%。年龄愈小,间质液的含量愈多,因此当某种疾病导致细胞外液减少时,容易发生脱水。当经补液脱水症状已消失后,血液中含水量要恢复正常,尚需要8~12d。

4.小儿细胞内液含量较稳定 婴儿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新生儿为35%,均和成人的比例接近。小儿脑细胞和心肌中水分较少且比较固定,其细胞内液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肌肉内。因此,当细胞内脱水时,脑、心、肾的功能最易受累,易产生烦躁、昏迷、抽风等症状,以及心衰、尿少甚至无尿。

营养不良的小儿,由于细胞萎缩、细胞间隙扩大,细胞外液多而细胞内液少,加上蛋白质含量少,胶体渗透压低,故常伴有水肿。

二、体液的交换量增多

1.每日入量增多 由于婴幼儿的食物多为流质或半流质,因此每日摄入水量明显增多,超过成人的相对水平。

2.每日排泄量增多

(1)小儿代谢旺盛,循环良好,排水量也较多。成人在正常状态下每日排水量约占体重的6%,而5岁以下的小儿则可达到体重的15%(约相当于其细胞外液的1/2)。

(2)小儿体表面积相对值较大,故每日由皮肤蒸发的水分增多。如一名体重3kg的新生儿,体重是60kg重的成人的5%,而其体表面积则为成人的15%。因此,相同温度和湿度的情况下,其皮肤水分蒸发量是成人的4倍。

(3)经皮肤和肺排出水分增多,且易受气温的影响。任何原因导致呼吸加快时,可使小儿经肺蒸发的水分增加4~5倍。正常情况下小儿经由汗液排水约15ml/(kg·d),但在炎热的夏季可增至100ml/(kg·d)。

3.体液的交换量大 小儿由于肠壁(主要是小肠)吸水速度快,循环好,排水也快,因此每日体液的交换量非常大,如一个7kg重的婴儿,细胞外液量约为1400ml,每日出入量约700ml,其水的交换量占细胞外液的1/2;而一个70kg重的成人,细胞外液量约14000ml,每日出入量约2000ml,交换量为1/7。所以当进水量少或排出量增多(如呕吐、腹泻、过多应用利尿剂)时,小儿极易发生脱水。如完全停止进水,婴儿在5d之内就耗尽细胞外液,而成人则可延长至10d,婴儿对失水的耐受力只有成人的一半。

三、肾脏调节水和电解质的功能差

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差 新生儿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差,早产儿更差,到2岁以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才逐渐发育成熟。

由于肾血流量大(约占心搏出量的1/5),因此凡能减少肾血流量的因素,都可以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例如呕吐或腹泻时,大量水由胃肠液中丢失,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烧伤时,血浆大量渗出而丢失;休克时血容量减少等都可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压降低致尿量减少,甚至可发生肾功能衰竭。

2.肾小管的浓缩和稀释功能差 小儿浓缩和稀释尿的功能要到2岁以后才逐渐成熟,因此其浓缩和稀释功能只相当于成人的1/2~1/3。其最大的浓缩能力为每排出1mmol的溶质需要1~2ml水,而成人只需0.7ml。小儿代谢旺盛,排出的代谢产物较多,因此需水量较大,当体液额外丢失或液体补充不足时,易发生高渗性脱水。

(1)小儿肾脏浓缩功能差:正常成人24h经过肾小球滤过水的90%、全部K+、葡萄糖,以及大部分Na+、Cl-、HCO33-被近端肾小管吸收入血,而小儿肾小管的再吸收能力差,新生儿因吸收NaHCO3、NaH2PO4的能力更差,故易发生电解质平衡紊乱。婴幼儿肾脏的最大浓缩能力只能使尿液渗透压浓缩到约 500~700mmol/L(比重1.020),而成人则为1400mmol/L(比重1.035)。

新生儿由于摄入含水丰富的食物,故正常情况下,肾脏尚能浓缩调节。当发热、呕吐、腹泻、过冷过热时,就不能很好地调节,易发生脱水酸中毒。

(2)小儿肾脏稀释功能差:婴儿肾脏稀释能力只有成人1/3,最大的稀释能力为排出10ml水时,要带走1mmol溶质,即100mmol/L。而成人排出33ml水才带出1mmol溶质,即30mmolL。说明小儿尿愈多,丢失的电解质也愈多,所以补液时若输注的葡萄糖量过大或浓度过高,则容易利尿而连续丢失大量电解质,使脱水不易纠正。小儿生后1周肾脏稀释能力可达成人水平,但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低,水的排泄速度较慢,若摄入水量过多,易致水肿和低钠血症。年龄愈小,肾脏排钠、排酸、产氨能力差,易发生高钠血症和酸中毒。

由于小儿肾脏的最大浓缩能力为700mmol/L,最大稀释能力为100mmol/L,即调节范围为3/4~1/10张。因此,补液时总渗透压一般掌握在2/3~1/5张。

四、肺脏调节能力差

婴儿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延髓呼吸中枢对动脉血液中CO2分压变化的敏感度较低,肺脏扩张度小,呼吸表浅,通过排出CO2的多少调节血浆内 H2CO3的含量的能力较低,因而代偿能力较差。

五、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不成熟

小儿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水和无机盐的代谢调节功能不全。如成人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可调节尿的渗透压改变在50~1400mmol/L,而新生儿只有700mmol/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