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108页(2152字)
【药物出处】:《本草图经》
【概述】本品又名蒲公草、黄花地丁、黄花草、蒲公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 sinicum K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药性】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通淋。
【应用】
1.用于热毒痈肿疔疮,可单味用,或配金银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等同用,方如五味消毒饮。本品善治乳痈,凡乳痈初起,红肿坚硬,灼热疼痛者,均可单味用之,内服、外敷均可。
2.用于肺痈,肠痈。若治肺痈初起,咳而胸痛,可与桔梗、玄参、金银花等同用,方如玄天散;若肺痈已溃,肺气虚而热毒盛,咳吐腥臭脓血者,可配人参、金银花、天花粉、桔梗等同用,方如完肺散。治肠痈,如脓未成者,可与大黄、牡丹皮等同用;脓已成者,则配败酱草、薏苡仁、红藤等同用。
3.用于湿热黄疸,淋证。治湿热黄疸,可配茵陈、栀子等同用;若热淋涩痛,可配黄柏、车前子、白茅根等同用。
此外,可用于瘰疬痰核,多配香附、山慈姑、大蓟等同用。近年来蒲公英常用于治疗多种癌症,有一定的疗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捣汁或入散剂。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非实热之证及阴疽者禁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果胶等。
2.药理作用 蒲公英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副伤寒甲、白色念珠球菌、牛型布氏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菌、羊毛样小芽孢癣菌、石膏样小芽孢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均有抑菌作用;蒲公英生物碱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热水提取物对小鼠艾氏腹水癌、肉瘤 S180、MM46肿瘤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含的三萜化合物对取自淋巴瘤患者培养的Raji细胞有抑制作用,对某些致癌化学物质有抗促癌活性;水煎剂对大鼠应激性溃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明显减轻大鼠胃黏膜损害,使溃疡发生率和溃疡指数明显下降;对四氯化碳所致的肝损伤有显着降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流行性腮腺炎:取新鲜蒲公英,将叶根全部采回,洗净切碎,晒干碾成细面备用,4岁以上服3g,每日3次;4岁以下服2g,每日3次。治疗50例,结果服药24小时体温下降者38例(76%),其余的12例服药3天后全部体温降至正常,查体时腮腺肿胀完全消退,腮腺导管开口处红肿消失。其中7例睾丸肿大者也消失,精神恢复,食欲增加,全部治愈。[中国社区医师,2002,18(11):32]② 小面积灼伤合并感染:取新鲜蒲公英适量,用清水洗净切碎,捣烂后酌加少许75% 乙醇,搅拌成稀糊状,直接敷于创面处。共 51-例,结果痊愈 49 例,有效率占96.07%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5):301]③ 消化性溃疡:用蒲公英20g,开水浸泡30分钟,代茶饮,每天1剂,共治疗91例,结果治愈51例,好转3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5% 。[中医药学报,1991,(1):41]④ 小儿便秘:取蒲公英60~90g,水煎20~30分钟,煎至50~100ml,加适量白糖或蜂蜜调味,1次顿服,1日1剂。共治疗30例,服3剂治愈者4例,5剂治愈者18例,9剂治愈者 8例,治愈率为 100% 。[中级医刊,1987,22(6):54] ⑤ 中耳炎:用鲜蒲公英、仙人掌(去皮)各等份,洗净捣烂取汁,装瓶备用。用时先用3% 双氧水棉球擦净耳内分泌物,然后滴入药液,每天2~3次,每次2~4滴。共治疗32例,全部治愈。[吉林中医药,1993,(2):28]⑥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组每天用蒲公英30g,泡水,早晚空腹服用,每日3次;对照组用西药三联疗法。治疗组 44例,显效 34例(77.3%),有效-7-例(15.9%),无效-3-例(6.8%),总有效率93.2% ;对照组44例,显效35例(79.59%),有效7例(15.9%),无效2例(4.5%),总有效率95.5%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Hp消失和腹痛缓解情况二组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