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121页(1499字)

【药物出处】:《履巉岩本草》

【概述】本品又名菹菜、菹子、紫背腥草、紫蕺。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地上部分。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河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亦产。夏季茎叶茂盛时花穗多时采割,洗净晒干。鲜用随时可采。

【药性】味辛,性微寒。归肺、膀胱经。

【功效】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

【应用】

1.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咳喘。治肺痈咳吐脓血,胸痛,常与桔梗、芦根、瓜蒌等同用;治肺热咳嗽,咯吐黄稠痰,则配知母、黄芩、大贝母、桑白皮等同用。现常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

2.用于热毒血痢,湿热淋证。治热毒血痢,可与黄连、黄柏、白头翁等同用;治湿热淋证,尿赤涩痛,可配车前子、石韦、灯心草等同用。

3.用于热毒疮痈,虫咬伤等,内服配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水煎;外用干品研末蜂蜜调敷,或用鲜品捣烂外敷。

此外,可用于湿疹、妇女阴痒,单味煎汤外洗;治痔疮肿痛,煎汤内服并熏洗。近年还用于治疗胆囊炎及急性黄疸型肝炎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g,不宜久煎;或鲜品捣汁,用量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或水煎洗。

【使用注意】虚寒证慎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挥发油,内含抗菌有效成分癸酰乙醛(鱼腥草素)、月桂醛、α-蒎烯和芳樟醇,还含甲基正壬基甲酮、樟烯、月桂烯、柠檬烯、乙酸脑烯、丁香烯。另含阿福豆苷、金丝桃苷、芸香苷、绿原酸以及β-谷甾醇、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叶还含槲皮苷,花和果穗含异槲皮苷。

2.药理作用 鱼腥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副大肠杆菌、革兰阳性芽孢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鲜汁比煎剂抗菌作用强,其有效成分主要是癸酰乙醛(鱼腥草素);鱼腥草煎剂在体外对京科68 1株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埃可11株病毒(ECHO11)的致细胞病变作用;鱼腥草煎剂和鱼腥草素均能增加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有明显利尿作用,其机制除本品含有大量钾盐外,可能与所含槲皮苷扩张血管,提高肾血流量而利尿有关。

3.临床报道 ① 小儿支气管肺炎:用复方鱼腥草注射液(主要为鱼腥草、大青叶、柴胡提取的挥发油,每支2ml,每1ml含生药2g),每次1支,每日2~4次,肌内注射,连续用药7天。共治疗153例,结果治愈率为73.8% ,总有效率为88.1% 。[安徽医学,1988,9(5):28] ② 呼吸道感染:用鱼腥草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头孢拉啶2g,加生理盐水250ml,静注,每日2次。治疗50例,结果痊愈31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0% ,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头孢拉定的对照组。[江苏中医药,2003,24(12):1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