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239页(1516字)
【药物出处】:《滇南本草》
【概述】本品又名鹿蹄草、破血丹、鹿含草、鹿安茶。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Andres.或普通鹿蹄草Pyrola decorata H.Andres的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全年可采,洗净泥土,除去杂质,晒至叶片软缩时,堆压发热,使叶片两面变成紫红色或紫褐色,再晒干。
【药性】味甘、苦,性温。归肝、肾经。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止血。
【应用】
1.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关节不利。本品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日久肝肾不足者,多配独活、老鹳草等药同用;如肾虚腰痛,筋骨痿软,可配杜仲、牛膝、菟丝子等同用。
2.用于出血诸证。如治肺痨咯血,可配白及等同用;治崩漏,常配陈棕炭、地榆炭等同用;治外伤出血,可单用鲜品捣敷。
3.用于肺虚久咳,或咳久虚喘,可与五味子、百合等同用。
此外,本品可用于过敏性皮炎、疮疡肿毒、虫蛇咬伤等,本品煎水外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孕妇慎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鹿蹄草含N-苯基-2-萘胺、伞形梅笠草素、高熊果酚苷、没食子酸、原茶儿酸、鹿蹄草素、肾叶鹿蹄草苷等。普通鹿蹄草含鹿蹄草素、山柰酚-3-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等。
2.药理作用 鹿蹄草煎剂具有明显扩张动物血管、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可使体外人淋巴细胞的E 玫瑰花环形成率明显增高,且对人淋巴细胞转化率有明显促进作用;可明显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关节炎,对大鼠棉球肉芽肿也有明显的对抗作用,故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煎剂和鹿蹄蜡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所含的N-苯基-2-萘胺、伞形梅笠草素、没食子酸、鹿蹄草素等对P388淋巴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肺炎:用鹿蹄草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和肌注并用,每日总量分别为190mg、400mg和960mg3个剂量组。共治80例,结果:治愈6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5% 。[四川中医,1983,(6):23]② 颈性眩晕:用鹿蹄草注射液(每支2ml,含生药0.5g)肌注,每日2次,每次4ml,同时用颈部推拿及牵引方法。共治疗322例,结果:痊愈47例,显效127例,好转125例,无效 23例,总有效率为 92.8% 。[陕西中医,1990,11(10):450]③ 外阴白色病变:用鹿衔草、淫羊藿、蝉蜕各30g,纱包,煎汤约3000ml,待水温36~42℃ 时坐浴15分钟,每日1~2次。坐浴毕拭净外阴,用醋酸去炎松尿素软膏涂患处。共治疗108例,痊愈92例,显效15,无效1例,总有效率99% 。[山西中医,1994,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