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551页(1459字)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概述】本品又名白僵蚕、天虫、僵虫、白僵虫。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Bombyx mori L.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ant而致死的干燥虫。主产于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地。多于春、秋季生产,将感染白僵菌病死的蚕置于通风处风干,或弱光下晒干。

【药性】味咸、辛,性平。归肝、肺、胃经。

【功效】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应用】

1.用于惊痫抽搐,以风痰引起的惊风、癫痫最为适宜。如治小儿高热惊风,可配桑叶、钩藤等同用;治惊痫中风,抽搐痰鸣,常与全蝎、天麻、胆星等同用,如痰壅气粗者,则配黄、黄连、天竺黄等同用;若治破伤风,口噤舌强,角弓反张,多配全蝎、天南星、白附子或蜈蚣、钩藤等研末,用竹沥调服;若治小儿脾虚久泻所致的慢惊风,多配党参、白术、天麻等同用。

2.用于风痰中络,经脉痹阻所致的口眼斜,常配全蝎、白附子等同用,方如牵正散。

3.用于偏正头痛,目赤流泪,咽喉疼痛。如治肝风及风热上扰之头痛,可研末后,以葱茶调服,可配菊花、白蒺藜、钩藤等同用;治肝经风热,目赤肿痛,可配桑叶、荆芥、木贼等同用;治咽喉疼痛,可配牛蒡子同用,若热毒甚者,配连翘、板蓝根、甘草等同用。

4.用于瘰疬结核,乳痈,痄腮。治瘰疬,常配贝母、夏枯草、牡蛎、玄参等同用;治乳痈初起,可用僵蚕研末,陈醋调敷;另用金银花、蒲公英煎水内服;治风温热毒所致的痄腮颊肿,可配连翘、薄荷、川芎、大青叶、牛蒡子等研末服。

此外,本品可治皮肤风疹瘙痒,多配荆芥、连翘、薄荷、川芎等研末服。

【用法用量】内服:煎服,5~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僵蚕含蛋白质、草酸铵,并含赖氨酸、亮氨酸、天门冬氨酸等17种氨基酸,还含有钙、镁、锌等28种元素。

2.药理作用 僵蚕水煎剂具有良好的抗惊厥作用,其作用的产生主要与其所含的草酸铵有关;僵蚕醇水浸出液具有类苯巴比妥的镇静安神作用,能产生催眠效应;僵蚕提取液能延长家血浆凝血酶时间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降低血液黏稠度,因而表现有较强的抗凝作用;僵蚕粉剂对实验性糖尿病模型有显着的降血糖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原发性成年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取僵蚕研为细末,每次5g,每日3次,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52例,总有效率达98.1% 。[湖南中医杂志,1990,(5):37] ② 高脂血症:以僵蚕末3g,每日服3次,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1例,其中12例经1个疗程,6例经2个疗程,3例经3个疗程治疗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降到正常水平以下。[湖北中医杂志,1987,(3):43]

上一篇:人参叶 下一篇:党参
分享到: